时间: 2025-05-02 13:3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34:41
醉垂鞭(赠琵琶娘,年十二) ——张先
朱粉不须施,花枝小。
春偏好。娇妙近胜衣。
轻罗红雾垂。琵琶金画凤。
双条重。倦眉低。
啄木细声迟。黄蜂花上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年轻的琵琶女子的美丽与娇羞。她不需要浓妆艳抹,素雅的花枝就足以吸引眼球。春天正是她的季节,她的娇美更胜华丽的衣服。轻薄的罗裙如同红雾般轻盈,手中的琵琶犹如金凤般精致。她微微低下的眉头流露出一丝倦意,啄木鸟的细声轻声而迟缓,黄蜂在花间飞舞,增添了春日的气息。
本诗中“琵琶”作为乐器,象征着女子的才情与艺术修养,古代女子多以音乐才艺为傲,也常被视为温文尔雅的象征。诗中提到的“金画凤”形容琵琶的美丽,古代有“凤”常用来比喻才女或美人的说法。
作者介绍:张先(生卒年不详),字子野,号孤雲,宋代词人,擅长描写女性的美丽与柔情,作品流传甚广。
创作背景:此诗是张先在春天的一个场景中,赠予一位年仅十二的琵琶女子,表达了他对年轻女子美丽与才艺的赞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日里一位年轻琵琶女子的形象。诗人用“朱粉不须施”开篇,表现了女子的自然美,不需要过多的修饰,便足以倾倒众生。接着通过“娇妙近胜衣”进一步突出她的美丽,强调了自然与纯真的美好。轻薄的衣物和如红雾般的轻盈感,暗示了春天的气息,也象征着年轻女子的灵动和柔美。通过琵琶这个意象,诗人不仅展示了她的才艺,也提升了她的文化内涵与魅力。最后的“啄木细声迟,黄蜂花上飞”则描绘了春天的生动气息,使整首诗充满了生命和活力,营造出了一种和谐的自然景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位琵琶女子的自然美与才艺,表现了诗人对青春与自然的赞美,体现了自然与艺术的和谐。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春天的美丽
B. 年轻女子的自然美与才艺
C. 自然景观
D. 爱情故事
“朱粉不须施”表达了什么含义?
A. 女子需要浓妆
B. 女子自然美丽
C. 只在春天化妆
D. 女子不喜欢化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张先的这首《醉垂鞭》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探讨二位诗人对女性美的描绘和对自然的感悟。张先的诗更侧重于自然与青春的结合,而李清照则在情感中融入了对生活的感慨与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