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安秀才次晋昌居士留题壁石

《和安秀才次晋昌居士留题壁石》

时间: 2025-05-07 22:43:10

诗句

岑寂衡门题凤处,岭云庭树似无依。

湖滨儜立应相望,一信樵风晚未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43:10

原文展示

岑寂衡门题凤处,
岭云庭树似无依。
湖滨儜立应相望,
一信樵风晚未归。

白话文翻译

在宁静的衡门前,我写下了这首诗;
山岭上的云和庭院的树木,似乎都毫无依靠。
在湖边,我独自伫立,应该能够看到远方的景象;
唯有一阵樵夫归来的风声,晚间却还未听到。

注释

  • 岑寂:指安静、寂静的状态。
  • 衡门:指衡山的门,可能是指一种理想的隐居生活。
  • 凤处:凤是传说中的吉祥鸟,暗指高洁的住所或环境。
  • 儜立:儜,指在湖边伫立,表示一种静态的等待。
  • 樵风:指伐木声,象征着自然的声音。
  • 未归:未返回,表达了一种等待的心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逋,字君复,号简斋,宋代著名的诗人和隐士,擅长写诗,尤其是山水田园诗。他的作品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象和人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林逋在隐居生活中的某个时刻,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深刻体悟。诗中描绘的环境和寂静的氛围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宁静的环境,林逋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开头两句,诗人以“岑寂”来描绘环境的宁静,进而通过“岭云庭树似无依”表达了对孤独的感受。山岭的云与庭院的树木,都仿佛没有依靠,体现了一种孤独的美。接下来的句子,诗人站在湖边,似乎在等待什么,象征着他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反思。最后一句“一信樵风晚未归”则暗示着一种对归属感的渴望,虽然环境宁静,但仍有一丝惆怅。

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非常成功,结合了自然与人心,使得诗意深远。林逋通过描写静谧的夜晚和孤独的心情,传达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令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岑寂衡门题凤处:描绘了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诗人在衡门前写诗的情景。
  2. 岭云庭树似无依:山岭上的云和庭院的树木,给人一种孤独无依的感觉。
  3. 湖滨儜立应相望:在湖边伫立,眼前的景象似乎与远方相互呼应。
  4. 一信樵风晚未归:只有樵夫归来的风声在耳边回荡,却仍未见他回家。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心情相结合,形成对比,增强孤独感。
  • 拟人:将自然的景象与人的情感相联系,增加情感的深度。
  • 对仗:句式整齐,增强了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崇敬以及对孤独的反思。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他内心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衡门:象征隐居生活的理想之地。
  • 岭云:代表自然的自由与无穷。
  • 庭树:象征生命的孤独与依赖。
  • 湖滨:象征安静的思考与内心的宁静。
  • 樵风:代表自然的声音,呼唤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衡门”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建筑
    • B. 隐居生活的理想之地
    • C. 一条河流
  2. “岭云庭树似无依”中的“无依”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寂寞
    • B. 安静
    • C. 快乐
  3.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樵风”意指什么?

    • A. 樵夫的归来
    • B. 自然的声音
    • C. 风的形状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苏轼《题西林壁》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宁静的自然环境,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平和与对自然的热爱。

苏轼《题西林壁》:关注自然与心灵的结合,探讨了人生哲理,反映出隐士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送王思龄归合肥 和纪伯紫 送宫紫玄归广陵 自安定门旋由水关南望德胜门述目所见 秋怀 送友人白青玉归 过傅掌雷太史晓园 吟诗楼 春日西郊 其二 春日西郊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同字框的字 牛字旁的字 年谷不登 羊字旁的字 鼠首偾事 漂泊无定 物薄情厚 包含全的词语有哪些 昧瞀 死皮赖脸 肇制 几字旁的字 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蹉跎日月 人心叵测 而字旁的字 清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