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0:07
太湖三山口,吴王在时道。
寂寞千载心,无人见春草。
谁堪缄怨者,持此伤怀抱。
孤舟畏狂风,一点宿烟岛。
望所思兮若何,月荡漾兮空波。
云离离兮北断,雁眇眇兮南多。
身去兮天畔,心折兮湖岸。
春山胡为兮塞路,使我归梦兮撩乱。
在太湖三山的渡口,吴王曾经在此出行。
内心的孤寂已经千年,却无人看到春天的草木。
谁能来封住这怨愤之情,怀着这样的心情我无能为力。
孤舟在狂风中畏惧摇晃,远处有一座冒着烟的岛屿。
我所思念的又该如何呢?月光在空旷的水面上荡漾。
朵朵浮云在北方消散,南方的雁阵渐行渐远。
我身在天边,心却折断在湖岸。
春山为何阻塞归路,让我归来的梦如此纷乱。
作者介绍:皎然,唐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感受,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
这首《古别离》采用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故土与亲人的深切思念。诗中的太湖三山口,作为历史的见证地,承载着无数的往事,吴王的出现则进一步加强了历史的厚重感。诗人在寂寞的心境中,感受到春天的无情与草木的无声,表现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遗憾。
“孤舟畏狂风,一点宿烟岛”一句,形象地描绘出诗人漂泊无依的状态,孤舟和狂风的意象相辅相成,强化了孤独感。接下来的“望所思兮若何,月荡漾兮空波”一句,月光的荡漾映照出诗人内心的波澜,既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是对现实的无情反思。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递进,从具体的自然描写到抽象的情感表达,情感愈发浓烈,最终通过春山的阻隔和纷乱的梦境,展现出一种无奈与悲凉,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孤舟、春山)、拟人(月荡漾)、对仗(云离离兮北断,雁眇眇兮南多)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艺术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离别的思考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表现了孤独与无奈的情感,揭示了人与自然、历史的深刻联系。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吴王”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诗中“孤舟畏狂风”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月荡漾兮空波”中的“月”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