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六朝门。李集

《六朝门。李集》

时间: 2025-05-02 11:59:48

诗句

忠谏能坚信正臣,三沈三屈竟何云。

每沈良久方能语,及语还呼桀纣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59:48

原文展示:

六朝门
作者: 周昙〔唐代〕

忠谏能坚信正臣,
三沈三屈竟何云。
每沈良久方能语,
及语还呼桀纣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正直的臣子能够坚定地忠于谏言,然而即便如此,经历了三次的沉默与屈辱,最终又能说出什么呢?每当沉默已久,才得以开口,而开口后却又不得不称呼那桀纣般的君王。

注释:

  • 忠谏:忠诚的劝谏。
  • 正臣:指忠诚正直的臣子。
  • 三沈三屈:指经历多次的沉默与屈辱。
  • 桀纣君:指的是桀王和纣王,历史上暴虐的统治者,象征残暴和无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昙是唐代的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往往关注国家政事,反映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忠臣的钦佩。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政治动荡、忠臣难以展现其忠诚与智慧的时代,作者借古代桀纣的统治比喻当时的不良统治者,表达对忠臣处境的无奈与哀伤。

诗歌鉴赏:

这首《六朝门》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忠臣在暴君统治下的无奈与苦闷。诗中通过“忠谏能坚信正臣”的开头,强调了忠臣的重要性与坚韧,但随即转入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表达了即使是忠臣,在经历了多次的屈辱与沉默后,最终仍然感到绝望和无力的感受。诗句“每沈良久方能语,及语还呼桀纣君”,使人感受到那种面对暴君的无奈,虽然忠诚的声音被压抑,但仍需面对那样的君王,体现了诗人对政治环境的深刻思考与对历史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忠谏能坚信正臣:强调忠臣的价值与信仰,忠诚的劝谏是正义的体现。
  2. 三沈三屈竟何云:表现出即使忠臣有心劝谏,却无法言说,反复的沉默与屈辱让他们无从启齿。
  3. 每沈良久方能语:说明沉默的时间很长,开口的机会少之又少。
  4. 及语还呼桀纣君:即使开口,所说的却是对无道君王的无奈称呼,表明忠臣对统治者的绝望。

修辞手法

  • 对比:将忠臣的坚定与暴君的残暴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桀纣君象征着无道统治,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批判。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忠臣的描绘,揭示了政治环境的黑暗与无奈,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忠诚的坚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忠臣:象征着正义与理想。
  • 桀纣君:象征着暴君与腐化的权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桀纣君”指代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统治者? A. 汉朝
    B. 唐朝
    C. 商周时期
    D. 三国时期

  2. “忠谏能坚信正臣”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价值观? A. 忍耐
    B. 忠诚
    C. 反叛
    D. 无所谓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同样表现了对社会的思考与情感。
  • 《登高》 by 杜甫:反映了对国家与民生的关切。

诗词对比

  • 比较《六朝门》与《登高》,两者都表现了对现实的不满,但前者更强调忠臣的无奈,后者则更多地反映身处乱世的忧伤与无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杂曲歌辞。缓歌行 塞下曲 题神力师院 采莲(一作放歌行) 魏仓曹东堂柽树 失题(末缺) 赠张旭 题卢五旧居 鲛人歌 送刘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咤的词语有哪些 屮字旁的字 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腮颊 诰封 息息相通 名正言顺 从政 庳小 勤慎肃恭 糸字旁的字 精神满腹 辛字旁的字 转死沟壑 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同字框的字 包含辖的词语有哪些 捎关打节 鼻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