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00:4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00:47:59
春秋战国门。鬻拳
作者:周昙 〔唐代〕
内容:
鬻拳强谏惧威刑,
退省怀惭不顾生。
双刖忍行留痛恨,
惟君适足见忠诚。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人勇敢地劝谏君主,尽管害怕惩罚,但他仍然反思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不顾自身的安危。即使面对双脚被砍的痛苦,他仍然忍耐并心怀怨恨,唯愿君主能够看到他的忠诚。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双刖”可追溯到古代对犯错者的极刑,这种惩罚在历史上有着深刻的影响,常常用于表现对忠臣的悲惨遭遇。
作者介绍:
周昙,唐代诗人,以诗歌表现忠诚和劝谏的主题而闻名。其作品常常反映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忠诚。
创作背景:
在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斗争激烈,忠臣往往面临极大的风险。此诗反映了诗人对忠诚与自我牺牲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忠诚与牺牲的主题。首句“鬻拳强谏惧威刑”直接点明了劝谏者内心的矛盾:虽然有劝谏的勇气,但对权威的恐惧却让其心生退缩。接下来的“退省怀惭不顾生”则展现出诗人对自身行为的深刻反思,虽然害怕惩罚,但内心的羞愧和忠诚却让他无法选择沉默。
“双刖忍行留痛恨”形象地描绘了忠臣所承受的极端痛苦。这不仅是对身体的折磨,更是对心灵的深刻拷问。最后一句“惟君适足见忠诚”则是对君主的一种期望,希望他能够理解并珍视这种忠诚。
整首诗在情感上极为真挚,虽然描绘的是极端的痛苦,但其中透露出的忠诚和勇气却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表现了古人对忠臣的高度赞美与对权力的不屈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忠诚的探讨,诗人以极端的方式描绘了忠臣在权力面前的无奈与痛苦,同时也表现了对忠诚的深刻赞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双刖”是什么?
A. 一种劝谏的方式
B. 一种极刑
C. 一种奖励
诗中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A. 逃避责任
B. 忠诚与牺牲
C. 爱情
“惧威刑”中“威刑”指的是什么?
A. 奖赏
B. 刑罚
C. 劝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离骚》中的忠诚与悲壮,可以看到周昙的诗歌在表现忠诚时,更多的是通过对极端痛苦的描绘,而屈原则是通过个人命运的悲剧来表现。
推荐书目:
此诗通过简单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古人对忠诚与牺牲的理解,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