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歌元丰五首

《歌元丰五首》

时间: 2025-05-07 22:56:07

诗句

露积成山百种收,渔梁亦自富虾鳟。

无羊说梦非真事,岂见元丰第二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6:07

原文展示:

露积成山百种收,渔梁亦自富虾鳟。无羊说梦非真事,岂见元丰第二秋。

白话文翻译:

露水积累成山,收获了百种作物,渔梁也因此富饶,捕到了虾和鳟鱼。没有羊群的梦境,并不是实事,难道还能再见元丰的第二个秋天?

注释:

  • 露积:露水积聚,指清晨的露水,象征丰收的兆头。
  • 渔梁:渔梁是指用来捕鱼的地方,象征富饶的水域。
  • 虾鳟:虾和鳟鱼,代表着水产品的丰富。
  • 无羊说梦:指的是没有羊群的梦境,暗示虚幻的事情。
  • 元丰:指的是宋神宗时期的一个年号,特指那个时代的秋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在文学上以诗、文、词、赋等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风格上注重现实与政治,语言简练有力。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元丰年间,正值王安石进行新政之际,试图通过改革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诗中描绘了丰收的景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繁荣和人们的美好愿景。

诗歌鉴赏:

《歌元丰五首》展现了王安石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通过“露积成山百种收”描绘出丰收的景象,表现出自然与人类劳动的和谐关系。接着提到“渔梁亦自富虾鳟”,不仅展现了水域的富饶,也暗示了王安石对渔业发展的重视。诗中提到的“无羊说梦非真事”,则是对虚幻和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鸿沟的无奈。同时,最后一句“岂见元丰第二秋”,更是传达了一种对未来的期盼与不确定,结合元丰年号的历史背景,显得尤为深刻。

整首诗不仅有优美的意境,还有深厚的社会意义,体现出王安石关注民生、重视农业与渔业发展的思想。通过简单的自然描写,诗中蕴含的情感却是丰富而复杂的,让人感受到王安石作为一位政治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露积成山百种收:露水的积累象征着丰收的预兆,暗示着经过辛勤耕耘之后的丰硕成果。
  2. 渔梁亦自富虾鳟:渔梁的丰富不仅是自然的馈赠,也是人们努力的结果,体现了水域的繁荣。
  3. 无羊说梦非真事:没有羊群的梦境暗指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表达一种对现实的质疑。
  4. 岂见元丰第二秋:这句则是在反思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带有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露积成山”“渔梁富虾鳟”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露水、虾鳟等意象,象征着丰收与富饶,传达了积极的生活态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丰收的期待和对现实的思考,反映了王安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关切与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清新与生机,暗示着丰收的开始。
  • :象征着稳定与丰厚,代表着丰收的成果。
  • 虾鳟:代表水域的富饶,象征着经济的繁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渔梁”主要指什么? A. 一种鱼类
    B. 捕鱼的地方
    C. 一种工具

  2. “无羊说梦非真事”表达的意思是? A. 羊群是现实的象征
    B. 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C. 羊群的数量

  3. “岂见元丰第二秋”中的“元丰”指的是哪个时期? A. 宋仁宗时期
    B. 宋神宗时期
    C. 宋理宗时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诗词对比

  • 王安石与杜甫:两位诗人均关注社会现实,王安石更注重政治与经济,杜甫则更侧重于民生疾苦。两者在风格上虽有差异,但同样展现了对生活的关注与思考。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代诗词解析》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除夕古体三十韵 送刘克昌文显二首 送文叔入都兼简陈元龄周畏知文叔之弟华叔 溧水道中回寄子肃玉汝并属李晦庵八首 其五 夜泊刘口雨连明有怀成匀 咏蕙 戏呈喻叔奇丈 与庆伯广声别后有怀 寄成父并帖彦博审知 九月二十七日题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四海之内皆兄弟 碎琼乱玉 言字旁的字 言默 三框儿的字 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收清 若张火伞 巽柔 亠字旁的字 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释家 得步进步 辵字旁的字 浸润 户字头的字 上下为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