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过湖口县上下石钟山即东坡所记者是夕宿其下

《过湖口县上下石钟山即东坡所记者是夕宿其下》

时间: 2025-05-05 10:42:49

诗句

上钟山,下钟山,两钟尔大何处悬。

沧波作杵天作簴,悬在江湖都会间。

蜀江西来一万里,章江南来会于此。

更著鄱阳与彭蠡,混同四水作一水。

万岁千秋撞不止,两钟可是难当抵。

上钟打得到骨髓,下钟打穿胸腹底。

世无坡老辨古器,谁知出自周与魏。

老夫不能认款识,愿闻大声开病耳,今夜月明正无滓。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0:42:49

原文展示

过湖口县上下石钟山即东坡所记者是夕宿其下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上钟山,下钟山,两钟尔大何处悬。
沧波作杵天作簴,悬在江湖都会间。
蜀江西来一万里,章江南来会于此。
更著鄱阳与彭蠡,混同四水作一水。
万岁千秋撞不止,两钟可是难当抵。
上钟打得到骨髓,下钟打穿胸腹底。
世无坡老辨古器,谁知出自周与魏。
老夫不能认款识,愿闻大声开病耳,
今夜月明正无滓。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上下石钟山的壮丽景象,诗人感叹两座钟山大得不可思议,仿佛悬挂在无边的江湖之间。蜀江西流千里,章江南来汇聚于此,鄱阳湖与彭蠡湖也在此交融,形成了一片浩瀚的水域。岁月长河中,这两座钟声不停地撞击着,响声之大让人难以抵挡。上钟声传入骨髓,下钟声穿透胸腹。世上已无苏东坡认得古器,谁能知晓这些钟声出自周朝与魏国。老夫我无法识别铭文,愿听那钟声为我开启耳朵,今夜月明无尘,宁静而美好。

注释

  1. 上钟山、下钟山:指的是湖口县的两座石钟山。
  2. 沧波作杵天作簴:形容波涛汹涌,宛如杵和簸箕,暗喻水流的力量和景象。
  3. 蜀江西来:蜀江来自西方,表示水的流向。
  4. 鄱阳与彭蠡:鄱阳湖和彭蠡湖是重要的水体,诗中提到它们的交汇。
  5. 坡老:指苏东坡,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6. 开病耳:愿意听钟声,暗含对古物的渴望和对历史的追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庐山人,宋代著名诗人,以山水诗闻名,主张诗歌应自然、真实,反对矫揉造作。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杨万里游览湖口县时,感受到上下石钟山的壮美,结合个人的感悟和历史的思考,写下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过湖口县上下石钟山即东坡所记者是夕宿其下》是一首极具自然美和历史感的诗作。诗中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上下石钟山的壮丽景象,同时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感慨。从“上钟山,下钟山,两钟尔大何处悬”开篇,带出山水的宏伟。接着,诗人用“沧波作杵天作簴”形象地刻画出江河的波涛汹涌,仿佛在与钟声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感。

在诗的中段,诗人结合地理知识,将蜀江与章江、鄱阳湖与彭蠡湖的交汇,巧妙地勾勒出一幅水面交融的壮观画面,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最后,诗人直抒胸臆,对古器的迷茫与对历史的渴望,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文化传承的珍视。

整首诗在意境上层层递进,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有深邃的人文思考,展现了杨万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上钟山,下钟山,两钟尔大何处悬”:对钟山的描绘,强调其雄伟。
    • “沧波作杵天作簴”:用比喻手法,描绘波涛的形态。
    • “蜀江西来一万里,章江南来会于此”:描绘江河汇聚,展现自然的壮观。
    • “更著鄱阳与彭蠡,混同四水作一水”:进一步强调水的交融。
    • “万岁千秋撞不止,两钟可是难当抵”:钟声悠扬,象征着历史的悠久。
    • “上钟打得到骨髓,下钟打穿胸腹底”:形容钟声的震撼力。
    • “世无坡老辨古器,谁知出自周与魏”:对历史的追忆与无奈。
    • “老夫不能认款识,愿闻大声开病耳”:渴望聆听历史与文化的声音。
    • “今夜月明正无滓”:描绘宁静的夜晚,暗含思考。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波涛比作杵,增强了动感。
    • 对仗:上下钟的对照,形成呼应,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夸张:钟声的描述夸张而生动,突出其震撼效果。
  3.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追思与对自然美的赞美,表现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人文精神的向往。

意象分析

  • 钟声:象征历史的延续与文化的传承。
  • 山水:代表自然的壮丽与和谐,体现了诗人的自然观。
  • 月亮:象征宁静与思考,暗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上钟山,下钟山”是指哪个地方的山?

    • A. 黄山
    • B. 石钟山
    • C. 泰山
      答案: B
  2. “蜀江西来一万里”中的蜀江是指哪个地方的江?

    • A. 四川
    • B. 江西
    • C. 湖北
      答案: A
  3. 诗中提到的“坡老”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杜甫
    • B. 苏东坡
    • C. 李白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描绘山川壮丽,与杨万里的自然景观相似。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悟。

诗词对比

  • 杨万里与王维在山水诗的表现上,杨万里更侧重于历史与文化的交融,而王维更注重禅意与内心的感悟。两者在自然描写上都有独特的视角,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杨万里全集》
  • 《宋代山水诗研究》
  • 《诗词鉴赏与分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摸鱼子 前词意有未尽,再成此调 摸鱼子 其一 岁晚感怀寄南金 摸鱼子 丁巳闰花朝,又小寒食也。问琴前辈招游花市 摸鱼子 其二 叠前韵答胡玉津 摸鱼子 其一 生日感赋 摸鱼子 摸鱼子 乐山送春,用沤尹梅州送春韵 摸鱼子 寒食雨中同蛾术韵,用太素体 摸鱼子 吴门客中,九日,次魏彦文韵 摸鱼子 题王德琏山居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陀罗尼门 风云之志 旡字旁的字 钦玺书 走之旁的字 石字旁的字 八维 包含材的词语有哪些 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哦呵 得意不宜再往 十成九稳 片字旁的字 单人旁的字 趁心像意 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穷源溯流 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豆觞之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