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5:1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5:11:55
九日
作者: 张谔 〔唐代〕
秋来林下不知春,一种佳游事也均。
绛叶从朝飞著夜,黄花开日未成旬。
将曛陌树频惊鸟,半醉归途数问人。
城远登高并九日,茱萸凡作几年新。
秋天来临,树林下却不知道春天的到来,这样的游览活动都是一样的美好。
红色的树叶从早到晚不停飘落,黄色的花朵在阳光下绽放,却还没到十天。
将要黄昏时,路旁的树木频频惊动飞鸟,半醉的我在归途上时不时地询问路人。
城外远处登高正值九月九日,茱萸花也不过是这几年的新事物。
“九日”是指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此节日有登高、赏菊、佩茱萸的传统,象征着长寿和避邪。
作者介绍: 张谔,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风格多样,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九月九日重阳节,诗人借此节日抒发对秋天的感慨,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九日》通过描绘秋日的自然景象与重阳节的习俗,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索。诗中“秋来林下不知春”一句,展现了秋季的来临带来的寂寞与孤独感,仿佛春天的美好已经离我们远去。紧接着的“绛叶从朝飞著夜”,则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秋天的特点,红叶飞舞,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
在“将曛陌树频惊鸟”中,诗人通过描写黄昏时的景象,反映出归途的迷惘与不安。“半醉归途”则传达了一种微醉后的恍惚状态,似乎在寻找与人交流的契机,增添了诗的情感层次。最后一句“城远登高并九日”,将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与个人的感受联系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节日习俗的结合,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既有对美好秋季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思,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端午节
“绛叶从朝飞著夜”中的“绛”字表示什么颜色?
A. 绿色
B. 红色
C. 黄色
诗中提到的“茱萸”是什么用途?
A. 食用
B. 佩戴以祈求健康
C. 装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