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0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0:33
初旭时见玉山
屠文照 〔清代〕
晓起望晴空,遥见白山列。
照眼吐虹光,明知不是雪。
有意看此山,偏偏此峰失。
相隔百里间,隐现总难必。
清晨起床,望向晴朗的天空,远远看到白色的山峦排列。
阳光照射在山上,山的光辉如同虹彩,明白这并不是雪。
我有意去欣赏这座山,却偏偏找不到这一峰的身影。
即使相隔百里,山的隐现总是难以确定。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山的意象在古诗中常常代表崇高和不可接近的美。
作者介绍: 屠文照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官僚士大夫的圈子中。他的诗歌多表现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感悟,风格清新脱俗,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清晨,诗人通过描绘初升的阳光照耀山峰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感受和对远方山峰的思念。
《初旭时见玉山》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作,透过清晨的光影,表现了诗人对山的无限向往和细腻观察。诗的开头,诗人以“晓起望晴空”带入清晨的宁静,描绘出一个晴朗的天空,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接着出现的“遥见白山列”,则引出了诗人眼中的壮丽景色,白山的高耸与晴空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照眼吐虹光”一句通过明亮的光线描绘山的壮观,强调了阳光照射下的美丽景象,以“明知不是雪”来揭示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和细致观察。这里的“虹光”不仅仅是光的现象,更是一种诗意的象征,传达出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
随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有意欣赏这座山,却发现“偏偏此峰失”,这是对自然中不可捉摸之美的感叹,甚至带着一丝无奈。这种情感在最后一句“相隔百里间,隐现总难必”中得到了升华,诗人意识到,尽管山与自己相隔很远,隐现的景象却总是难以捉摸。这一层意象不仅反映了诗人的孤独感,也让人思考人类对自然的渺小与无能为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充满了清新的气息与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美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表现了对远方和理想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照眼吐虹光”一句表达了什么?
A. 山的光辉
B. 雪的冰冷
C. 太阳的热量
“晓起望晴空”中的“晓”是什么意思?
A. 晚上
B. 中午
C. 清晨
诗人对山的感受是:
A. 轻松可及
B. 难以捉摸
C. 绝对失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观,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远方的向往;而屠文照的《初旭时见玉山》则更侧重于对一座山的细腻描写,两者在意境上有着细微的差异,但都表现了诗人对远方自然的深情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