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5:18: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18:39
嬖人排孟子,通国诮匡章。
内省倘不疚,青蝇徒自忙。
宠爱的女人贬低孟子,整个国家都在嘲讽匡章。
如果内心没有愧疚,青蝇也只是徒劳地忙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提到了孟子,意在说明有些人贬低有道德见解的人,而社会却对此表现出嘲讽的态度。匡章作为一个理想化的标准,显然是作者对社会现状的批判。
作者介绍:
李吕,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政治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代。他的诗作多以个人情感为主,关注社会伦理与人性思考,风格简练而深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社会对儒家思想的重视与忽视有关,作者通过这首诗对社会现象进行反思,表达对道德沦丧的不满。
李吕的《自警三首 其三》以简练的语言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诗中通过“嬖人排孟子”这一句,揭示了当时社会对真正智慧和道德的误解与贬低,反映出一种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孟子作为儒家代表,象征着高尚的道德标准,而“青蝇徒自忙”则暗示了那些无所事事却忙于喧哗的人,他们对于真正的价值观缺乏理解,甚至选择性地忽视。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了一种深刻的无奈与失落感,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批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揭示了社会对道德标准的忽视,同时也表达了个人对社会现象的无奈与愤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嬖人”指的是:
A. 朋友
B. 宠爱之人
C. 学者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社会的繁荣
B. 道德的贬低与嘲讽
C. 爱情的美好
“青蝇”在诗中象征:
A. 忙碌却无意义的人
B. 高尚的人
C. 政治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对比,李吕的诗更侧重内心的反省与社会批判,而王之涣则表现出对壮丽景色的赞美与对人生理想的向往,前者深沉而后者明快,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关注。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