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遣兴

《遣兴》

时间: 2025-05-04 02:07:29

诗句

一身欲著自无处,万事不疑心始閒。

仆仆红尘皆苦相,何时挟策过东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07:29

原文展示:

遣兴
一身欲著自无处,
万事不疑心始閒。
仆仆红尘皆苦相,
何时挟策过东山。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想要安身立命,却没有可以寄托的地方;
万事都不再怀疑,心中才会感到悠闲。
在这繁杂的尘世中,众生皆遭受苦难;
何时才能背负书卷,悠然自得地走过东山呢?

注释:

  • 欲著:想要安身立命。
  • 自无处:没有地方可以寄托。
  • 万事不疑:所有事情都不再疑虑。
  • 仆仆红尘:形容世间的苦闷与纷扰。
  • 挟策:背负书卷或文书,象征着学识和理想。
  • 东山:象征隐逸或归隐的理想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吕,字景升,号梅溪,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著作颇丰,以诗歌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人生哲理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李吕感到人生迷茫之时,面对繁忙的世俗生活,他渴望能有一处安静的地方,让自己远离尘嚣,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我实现。

诗歌鉴赏:

《遣兴》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怀的诗作,整首诗以“欲著自无处”开篇,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他渴望安身之所,却发现无处可归,突显了他对现实的无力感。接下来的“万事不疑心始閒”则揭示出一个哲理:当心中没有疑虑时,才能感受到真正的悠闲与宁静。此句流露出一种对内心平和的追求,暗示着对生活的重新审视。

“仆仆红尘皆苦相”则提到世间的苦难,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红尘中充满了辛苦与无奈,诗人深刻地意识到生活的不易。在这样的背景下,“何时挟策过东山”是他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希望能够摆脱世俗的纷扰,回归自然,追求理想中的宁静生活。东山象征着隐逸与理想的归处,带有理想化的色彩。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既有个人的感悟,也有对社会的反思,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欲著自无处”,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困惑。
  • 第二联“万事不疑心始閒”,揭示了内心平和的条件。
  • 第三联“仆仆红尘皆苦相”,反映了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痛苦。
  • 第四联“何时挟策过东山”,寄托了理想与追求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仆仆红尘”将生活的艰辛比作在尘土中跋涉,形象而生动。
  • 对仗:全诗结构对称,增强了节奏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的冲突,展现了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山:象征隐逸、归隐理想的地方。
  • 红尘:象征繁杂的世俗生活。
  • :象征学识、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事不疑”的意思是:
    A. 事事怀疑
    B. 所有事情都不再怀疑
    C. 一切皆是虚幻
    D. 只有怀疑才能生存

  2. “何时挟策过东山”中的“策”指的是什么?
    A. 书卷
    B. 武器
    C. 食物
    D. 朋友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终南山》:同样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陶渊明《桃花源记》:描绘理想中的隐逸生活。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与李吕《遣兴》对比:李白的豪放与李吕的沉思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追求的是人生的壮丽与豪情,后者则是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唐宋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文观止》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怀仙引 同临津纪明府孤雁 杂曲歌辞 行路难 释疾文三歌 其二 辛法司 折杨柳 杂曲歌辞·行路难 赠益府群官 过东山吝曰 同临漳纪明府孤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龜字旁的字 忐忐忑忑 豆字旁的字 包含苓的词语有哪些 屡变星霜 资始 东迁西徙 反文旁的字 忤往 靦面相迎 醯醢 頁字旁的字 隹字旁的字 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疏杼 道听途说 求马唐肆 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