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1:2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1:27:15
送仲秉赴廷试五首 其五
作者: 李吕〔宋代〕
元龙湖海士,可但著茅庐。
诗老经从地,禹功疏凿馀。
蜀峰帆影隔,郢树鸟行疏。
太史行天下,归来好著书。
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别朋友,鼓励他在官场中努力。诗中提到,像元龙(指元稹)这样的海士(隐士),只需在茅庐中安逸生活;诗人称赞古诗的根基在于大地,和禹王开凿河道的功勋相辅相成。接着,诗中描绘了蜀地的山峰和水帆,景色隔着距离,郢树下鸟儿飞翔稀疏。最后,提到太史公(司马迁)游历天下,归来后专心致志地著书。
作者介绍: 李吕,宋代诗人,以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常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他的诗歌多表现对友人的关怀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吕送别朋友仲秉赴京参加廷试之际,反映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开头便以“元龙湖海士”引入,暗示朋友的志向和抱负,接着提到“可但著茅庐”,表达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似乎鼓励朋友不必追逐功名利禄,而应珍惜心灵的安宁。
诗中关于诗歌的讨论和大禹的典故则体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强调了诗歌与治国理政的内在联系。同时,蜀地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壮丽与人文的交融,象征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结尾提到“太史行天下”,引申出历史与个人的关系,鼓励朋友在经历人生的旅途后,能够归来后继续创作,传承文化。这种寄寓不仅是对朋友的祝福,也是对自身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不懈追求和对友谊的深厚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友人的祝福,反映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文化与历史传承的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元龙”是指谁?
诗中“可但著茅庐”意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