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56: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56:48
感情
白居易〔唐代〕
中庭晒服玩,忽见故乡履。
昔赠我者谁,东邻婵娟子。
因思赠时语,特用结终始。
永愿如履綦,双行复双止。
自吾谪江郡,漂荡三千里。
为感长情人,提携同到此。
今朝一惆怅,反覆看未已。
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
可嗟复可惜,锦表绣为里。
况经梅雨来,色黯花草死。
在庭院中晒衣服时,忽然看到了故乡的鞋子。
曾经送我鞋子的人是谁呢?是东边邻居的婵娟姑娘。
因此想起当时送我鞋子的词句,特地用这来结尾。
我永愿像这双鞋子一样,双双同行再双双停下。
自从我被贬到江郡,漂泊已经三千里。
为了感念那长久的情谊,特意带着她一同来到这里。
今朝一阵惆怅,不禁反复看着未曾离去。
人虽然只有双鞋,怎能得与她相似。
可叹又可惜,锦缎外裹着绣花。
再说经历梅雨,颜色黯淡花草凋零。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因其诗歌通俗易懂,情感真挚,深受百姓喜爱。他的作品涵盖了社会、人生、爱情等众多方面,尤其擅长通过诗歌抒发个人感情。
《感情》创作于白居易贬谪江郡期间,正值他经历人生低谷,心中感慨万千。诗中表达了对故乡、旧友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反思。
《感情》通过一双故乡的鞋子引发了诗人的深思,诗人在晒衣服的闲暇中,看到的鞋子勾起了对故乡的回忆与思念。诗人通过对鞋子的描写,象征着对故乡情感的依恋,表达了人虽身处异地,但心中对故土的眷恋和对友人的思念。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优美,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
诗人对“婵娟子”的提及,不仅展现了过去的友情,还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纽带。诗中“今朝一惆怅”的表达,更深化了诗的情感基调,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最后一联“况经梅雨来,色黯花草死”更是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凋零,带着淡淡的忧伤。诗人在对比鞋子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感慨人际关系的脆弱和变化,增强了诗的主题深度。
整首诗围绕思乡与友谊展开,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情感深度的思考。诗中的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深刻地反映了人际关系的脆弱与珍贵。
白居易的《感情》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爱情
B. 友情与思乡
C. 生活的艰辛
D. 自然景色
诗中提到的“婵娟子”指的是谁?
A. 诗人的爱人
B. 邻居的姑娘
C. 诗人的朋友
D. 不明人物
诗中的“梅雨”象征着什么?
A. 生机
B. 快乐
C. 悲伤与凋零
D. 富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