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1:2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1:24:13
凿壁方将,投珠忽见疑。
始言缨可绝,谁谓室无欺。
这首诗表达了在黑暗中用工具凿壁的情景,忽然投下珠光而引起怀疑。最初说缨带可以断绝,谁又能说房间里没有欺骗呢?
孟婴,唐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他的诗歌多关注个人的情感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此诗创作于当时社会变革频繁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暗处的光明,反映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咏暗》通过简单的意象传达了深刻的哲理。诗的开头“凿壁方将”描绘出一种坚毅的探索精神,表达了在黑暗中人们对于光明的渴望与追求。随着珠光的投掷而引发的怀疑,体现了人类在追求理想与真理过程中的一系列困惑与反思。诗中提到的“室无欺”,既是对环境真实的质疑,也是对自身内心的审视。
整首诗以简单的字句,展现出深邃的思想,反映了诗人对于光明与黑暗、真理与欺骗之间的复杂关系。它引导读者思考在追求光明的道路上,往往会遭遇怀疑与困惑,但正是这种探索的过程,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整首诗表达了在黑暗中探索光明的决心,以及对真理的质疑,反映出一种哲学思考。
诗中“凿壁方将”是什么意思?
“投珠忽见疑”中的“珠”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是什么?
比较《咏暗》与李白的《夜泊牛津》,两者都涉及在黑暗中追求光明的主题,但李白更加注重浪漫与自然,而孟婴则侧重于探索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