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依韵和晁十七落花二首 其一

《依韵和晁十七落花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5-10 09:19:49

诗句

投老殷勤向物华,风前犹欲拾馀花。

更将梦逐残红去,遍入长安百万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19:49

原文展示:

依韵和晁十七落花二首 其一 张耒 〔宋代〕

投老殷勤向物华,风前犹欲拾馀花。 更将梦逐残红去,遍入长安百万家。

白话文翻译:

我年老之际仍深情地欣赏自然之美,即便在风中,也还想拾起那些残留的花朵。 我更愿让我的梦境随着那些飘落的残花一起飞翔,遍访长安城中的千家万户。

注释:

  • 投老:指年老。
  • 殷勤:热情而周到。
  • 物华:自然景物的美好。
  • 馀花:残留的花朵。
  • 残红:指落花。
  •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代指繁华的城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诗人、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晚年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留恋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通过“落花”这一意象,寄托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落花”为线索,贯穿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和对人生的感慨。首句“投老殷勤向物华”,表达了诗人即便在晚年,依然热情地欣赏自然之美。次句“风前犹欲拾馀花”,进一步以“拾花”的动作,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后两句“更将梦逐残红去,遍入长安百万家”,则通过“梦逐残红”的意象,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对人生的无限遐想。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投老殷勤向物华:诗人年老之际,依然热情地欣赏自然之美。
  2. 风前犹欲拾馀花:即便在风中,诗人还想拾起那些残留的花朵,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3. 更将梦逐残红去:诗人愿让梦境随着飘落的残花一起飞翔,寄托了对未来的憧憬。
  4. 遍入长安百万家:梦境遍访长安城中的千家万户,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无限遐想。

修辞手法:

  • 拟人:“梦逐残红”中的“逐”字,赋予了梦境以人的动作,增强了诗意。
  • 比喻:“残红”比喻落花,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落花”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留恋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寄托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落花: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寄托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 梦:象征着对未来的憧憬和人生的无限遐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残红”指的是什么? A. 残阳 B. 落花 C. 残月 D. 残雪

  2. 诗中的“梦逐残红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憧憬 C. 对现实的无奈 D. 对自然的敬畏

  3. 诗中的“长安”代指什么? A. 古代中国的首都 B. 诗人居住的地方 C. 一个虚构的城市 D. 一个偏远的乡村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同样以“落花”为意象,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以“梦”为线索,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张耒《依韵和晁十七落花二首 其一》与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两首诗都以“落花”为意象,但张耒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而黄庭坚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有助于理解张耒在宋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相关查询

即事二首 其二 即事二首 其一 幽居二首 其二 幽居二首 其一 庆善再和复和 夜归不寐 次韵和庆善游圆觉寺归四首时仆亦方自径山归 其四 次韵和庆善游圆觉寺归四首时仆亦方自径山归 其二 次韵和庆善游圆觉寺归四首时仆亦方自径山归 其一 寄题海会晚实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采的词语有哪些 耂字旁的字 丘兆 自强不息 纤柳 赤蛇 读书君子 包含勿的词语有哪些 撒敦 思眷 王字旁的字 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槁形灰心 饮血崩心 包含厢的词语有哪些 施谋用智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物结尾的成语 卝字旁的字 丶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