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鹧鸪天 与钦叔京甫市饮

《鹧鸪天 与钦叔京甫市饮》

时间: 2025-05-04 03:12:34

诗句

楼上歌呼倒接*。

楼前分手却相携。

雨前雨后花枝减,州北州南酒价低。

怜木雁,笑醯鸡。

鹤长凫短几时齐。

醒来门外三竿日,卧听春泥过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2:34

原文展示:

鹧鸪天 与钦叔京甫市饮
楼上歌呼倒接。楼前分手却相携。
雨前雨后花枝减,州北州南酒价低。
怜木雁,笑醯鸡。鹤长凫短几时齐。
醒来门外三竿日,卧听春泥过马蹄。

白话文翻译:

在楼上唱歌欢呼声连绵,楼前分别的时刻却又相携而走。
雨前雨后的花枝渐渐凋零,州北州南的酒价却都便宜。
怜惜那木雁,嘲笑那醯鸡。白鹤和野鸭何时才能齐飞?
醒来时窗外三竿阳光,躺着听春泥在马蹄下流淌。

注释:

  • 鹧鸪天:古代词牌名,通常用于抒情。
  • 歌呼倒接:歌声交错,连绵不绝。
  • 分手却相携:虽然要分别,但情谊依旧。
  • 花枝减:花朵在雨水的冲刷下逐渐凋零。
  • 酒价低:指北方和南方的酒价便宜,暗指生活的闲适。
  • 木雁:可指一种水鸟,象征孤独。
  • 醯鸡:指一种鸡,可能暗指平凡或低贱。
  • 鹤长凫短:鹤和野鸭的比喻,象征不同的境遇。
  • 三竿日:形容阳光明媚的时刻,通常指上午九点左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1257),字仲明,号天柱,元代著名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生活在南宋末年和元初,经历了国家的动荡和个人的坎坷,作品多表现对世事的感慨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元好问的词作以清新婉丽著称,常用自然景物描绘人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作者在与友人京甫饮酒时抒发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友谊的珍惜。诗中描绘的饮酒场景和自然景象,反映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鹧鸪天 与钦叔京甫市饮》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词作,通过对饮酒场景的生动描写,展现了友谊的温暖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开篇即以“楼上歌呼”引入,表现出热闹的场景,随后通过“楼前分手却相携”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尽管有离别,但情谊依旧。诗中“雨前雨后花枝减”,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了生命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

中间部分的“怜木雁,笑醯鸡”则体现了作者对生活中不同境遇的思考,木雁象征孤独和远离,而醯鸡则代表平凡与低贱,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作者对人生不同阶段和处境的宽容与理解。结尾“醒来门外三竿日,卧听春泥过马蹄”则带有一丝悠然自得的写意,表达了对生活的满足与享受,以及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首词以饮酒为线索,交织着对友情、生活、自然的感悟,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体现了元好问卓越的艺术才华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楼上歌呼倒接:描绘楼上的歌声交织,热闹的场景。
  2. 楼前分手却相携:虽有分别之时,但彼此心意相通,依然携手。
  3. 雨前雨后花枝减:通过花的凋零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4. 州北州南酒价低:酒价便宜,暗示生活的闲适与自在。
  5. 怜木雁,笑醯鸡:对比不同生存状态的鸟,表现对人生的感慨。
  6. 鹤长凫短几时齐:探讨不同境遇的相对性,何时才能和谐共存。
  7. 醒来门外三竿日:描绘阳光明媚的清晨,充满希望与生机。
  8. 卧听春泥过马蹄:享受生活的细节,体现诗人的悠闲与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木雁”与“醯鸡”,通过鸟类的象征对比不同人生境遇。
  • 对仗:诗中多个句子采用对仗工整的结构,增加了韵律感。
  • 拟人:通过“卧听春泥过马蹄”,赋予春泥生命感,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饮酒与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借助饮酒这一主题,呈现出一种洒脱与淡然的生活态度,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高远与美好的生活环境。
  • :象征快乐与友谊的交流。
  • :象征生命的洗礼与时光的变迁。
  • :象征青春与美好,亦是无常的象征。
  • :象征生活的享受与人际关系的纽带。
  • 阳光:象征希望与生机,给予人们温暖和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的“怜木雁,笑醯鸡”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自然的热爱
    • B. 对不同生活境遇的思考
    • C. 对友谊的珍惜
  2. 填空题:诗中“醒来门外三竿日”描绘的是一个____的场景。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酒价低”是为了表现生活的艰辛。 (对/错)

答案:

  1. B
  2. 阳光明媚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李清照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对生活的细腻感受,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
  • 苏轼的《水调歌头》:表达了对月亮的思考与对人事的感慨,风格更为宏大。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全集》
  • 《元好问传》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临江仙·绛帐今朝重到此 临江仙·良月露浓仙掌润 临江仙·得得全真真妙理 临江仙·天佑炎图生国瑞 临江仙 虫声 临江仙 送玉坡马夫子南归 临江仙·樱桃结子春归尽 临江仙 道友问修行 临江仙 秋登平远台 临江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匕字旁的字 吃飞利 用字旁的字 衣冕 鞭约近里 神龙马壮 临敌卖阵 辛字旁的字 无字旁的字 一飧之德 颛决 瓮头 刺股读书 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检按 包含搀的词语有哪些 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