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1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5:20
作者: 黄钧宰 〔清代〕
一朝朝怕离愁别,今番真个行矣。
轻装一石秋风后,才作归来燕子,谁说起。
早又被饥驱历碌无时已,眉闲眼底。
任拍遍花栏,听残莲漏,不敢堕双泪。
销魂是,岁岁瑶琴撇理。
华年都付流水,思量明日黄河道,人在斜阳影里,差足喜。
有万叠,青山容我相偎倚,闲钱剩几,好载酒河干,看潮海上,尽把乱愁洗。
我一朝一夕都害怕离愁别绪,如今真的要离开了。
轻装简行,在秋风过后,才归来像燕子一样,谁在提起这事呢?
我已被饥饿驱使,过得无暇顾及,眼神中透着无奈。
任凭我在花栏上拍打,听着残余的莲花滴水声,也不敢流下双泪。
令我销魂的是,年复一年弹奏瑶琴,却无所依托。
华丽的青春都已随着流水而去,思忖明日黄河之路,人在斜阳影中,竟也感到些许欢喜。
有万叠青山让我依偎,闲钱只剩下几分,想带酒在河畔,任潮起潮落,尽洗去心中的烦恼。
作者介绍: 黄钧宰,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他的诗风清新婉约,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黄钧宰对离别之际的感慨,可能与当时社会动荡、个人遭遇有关。诗人在离别时的情绪和对未来的思索,体现了清代文人的孤独与无奈。
《摸鱼儿 其三 别瑶雪》是一首充满诗人个人人生感悟的作品,诗中流露出对离别的痛苦与对未来的思索。开篇即以“离愁别”引入,展现了离别的沉重与无奈。接着,通过“轻装一石”与“归来燕子”两种意象,表现了抛却繁杂的心境,渴望归属与安宁。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内心的挣扎与饥饿,象征着对生活的艰辛与无望。在“任拍遍花栏,听残莲漏”中,诗人面对美丽的自然,却又无法释怀内心的伤痛,情感的复杂性在此展现得淋漓尽致。
“华年都付流水”一句,流露出对青春逝去的感慨,人生似水流淌,转瞬即逝。最后,诗人在渴望与现实之间找到了一丝平衡,仍然向往着青山与酒,象征着对生活的希望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相互交融,构建出一个既美丽又哀伤的情感世界,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整体表达了对离别的忧伤,对青春流逝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希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瑶琴”象征什么?
A. 劳动
B. 高雅的艺术
C. 乡土情怀
答案:B
“华年都付流水”是表达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答案:C
诗人在“任拍遍花栏”时的心情如何?
A. 快乐
B. 无奈与悲伤
C. 轻松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