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58: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58:56
原文展示:
寄处士方干 周朴 〔唐代〕 桐庐江水闲,终日对柴关。 因想别离处,不知多少山。 钓舟春岸泊,庭树晓莺还。 莫便求栖隐,桂枝堪恨颜。
白话文翻译:
桐庐的江水平静无波,我整天对着简陋的柴门。 因为思念离别的地点,不知道翻越了多少山岭。 春日里钓船停泊在岸边,庭院中的树木上,清晨的黄莺归来。 不要急于寻求隐居之地,桂枝的容颜足以让人心生遗憾。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朴,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以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为主。这首诗是寄给处士方干的,方干是唐代著名的隐士,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方干的思念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复杂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周朴在思念远方的友人方干时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隐居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画面。首两句通过对桐庐江水和柴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中间两句通过对别离和山岭的想象,加深了思念之情。后两句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引出了对隐居生活的思考,表达了既向往又有所保留的复杂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隐逸诗的典型特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复杂情感,既有向往也有保留,展现了唐代隐逸诗的典型特征。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柴关”指的是什么? A. 简陋的门户 B. 豪华的宫殿 C. 美丽的花园 D. 繁忙的市场
诗中的“桂枝堪恨颜”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B. 对隐居生活的遗憾 C. 对友人的思念 D. 对春天的喜爱
诗中的“钓舟春岸泊”描绘了什么景象? A. 繁忙的渔市 B. 宁静的春日 C. 热闹的节日 D. 悲伤的离别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