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57: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57:44
宝炬燃红映百坊,
佛灯相照有余光。
樽前尽被公孙礼,
席上惟无处士狂。
午夜笙歌欢是伯,
几家帘幕醉成乡。
都人犹怕春宵短,
共乐何妨舞袖长。
宝炬的火焰照亮了百家商铺,
佛灯的光辉映照着周围的景象。
酒杯前尽是公孙氏的豪情,
席上却没有士人的狂欢。
午夜的笙歌声中,欢声笑语仿佛是伯夷,
几家帘幕间,醉意弥漫如同故乡。
大家仍然害怕春夜的短暂,
一起欢乐又何妨舞动长袖呢?
史卫卿,字德舜,号云龙,宋代诗人,以诗风清新见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风俗,具有鲜明的生活气息和细腻的情感。
此诗写于灯夕时节,正值春季,诗人参与了庆祝活动,感受到了节日的欢愉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灯夕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象征着团圆与希望。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热闹的灯夕夜晚,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节日笙歌的喜庆氛围。开头两句用“宝炬”和“佛灯”形象地表现了光明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温暖而祥和的节日气氛。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酒宴的描写,突出了人们欢聚的情景,尤其是提到“公孙礼”这一形象,表达了对豪放饮酒之风的赞美。诗中的“午夜笙歌”与“醉成乡”进一步渲染了热烈的节日气氛,展示了人们在欢乐中忘却烦恼的状态。同时,最后两句则隐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以乐观的态度鼓励大家珍惜当下,尽情享受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光影、音乐和饮食的描写,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气息,表达了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既有对古代士人风雅的追慕,又蕴含对人生态度的积极向上。
整首诗表现了对于节日欢庆的热情,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欢聚与分享,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和享受。
诗中提到的“宝炬”象征什么?
A. 黑暗
B. 光明与欢庆
C. 伤感
诗中“公孙礼”指的是:
A. 一位诗人
B. 一位豪放的饮酒者
C. 一位隐士
诗中“都人犹怕春宵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时间的无所谓
B. 对短暂时光的珍惜
C. 对春天的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