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0:24: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0:24:12
捧檄家山
作者: 史卫卿 〔宋代〕
间居愧未能,淮幕冷於冰。
家檄官无俸,山吟客有僧。
池荒眠鹭石,树折饮猿藤。
寥薄谁相问,孤明雨夜灯。
我在这间简陋的居所感到惭愧,淮河的夜晚冷得像冰一样。
家里的公文虽多,却没有俸禄可得,山中吟唱的人虽多,却只有僧人伴我。
池塘荒芜,白鹭在石上安静地栖息,树枝折断,猿猴在藤上饮水。
如此寥寥无几,谁来关心我?孤独的灯光在雨夜中闪烁。
史卫卿,北宋时期的诗人,其诗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
此诗创作于诗人身处逆境之时,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捧檄家山》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开篇以“间居愧未能”自责,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不满与惭愧。接着,诗人描绘了淮河的寒冷夜晚,与公文的无用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他在官场上的失意。随后,诗中描写的“池荒眠鹭石”和“树折饮猿藤”则以静谧的自然景象映衬出诗人的孤独。最后一句“寥薄谁相问,孤明雨夜灯”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表达了他在无尽雨夜中孤灯独照的无奈,渴望有人能理解和关心。
整首诗简洁而含蓄,既有对现实的反思,又有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深刻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诗人在逆境中对理想的追求与内心孤独的感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深沉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中“间居愧未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淮幕冷於冰”中的“冷”字用来形容什么?
诗人通过哪些自然景象来表现自己的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