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59:56
诗词名称: 送南陵尉李频
作者: 张乔 〔唐代〕
原文展示:
重作东南尉,生涯尚似僧。
客程淮馆月,乡思海船灯。
晚雾看春毂,晴天见朗陵。
不应三考足,先授诏书征。
白话文翻译:
重新担任东南的县尉,生活依旧像个和尚。
在客居的淮馆下,月光照耀着,
思乡之情如同海船上的灯火。
在晚雾中看春天的车毂,
在晴天里能见到朗陵的风景。
你不应只凭三次考试的成绩,
而应先受诏书的征召。
注释:
- 东南尉:指东南地区的官职,县尉。
- 生涯:生计,生活。
- 尚似僧:生活清贫,像僧人一样。
- 客程:旅途中的客栈。
- 淮馆:指淮水边的旅馆。
- 乡思:思乡之情。
- 海船灯:海上的船只灯光,象征思乡的心情。
- 晚雾:傍晚的雾气。
- 春毂:春天的车轮。
- 朗陵:这里指的是风景名胜。
- 三考:指通过考试的次数。
- 诏书:皇帝的命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乔,唐代诗人,活跃于中期,擅长五言诗,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生活和自然,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张乔送别朋友李频前往南陵任职之际,表达了对朋友前途的祝福以及对自己生活状态的反思,表现出诗人对友情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开头两句通过“重作东南尉”引入李频的新任,接着用“生涯尚似僧”表达了诗人对李频生活状态的感慨和对清贫生活的认同。第三句“客程淮馆月”巧妙地描绘了在旅馆中看到的月光,暗示了诗人对李频的牵挂与祝福。第四句通过“晚雾看春毂”与“晴天见朗陵”的对比,描绘出春天的美丽景象,寄托了对未来的期待与美好的祝愿。最后两句则深刻反映了诗人对李频前途的期许,认为李频的才能不仅仅在于考试的结果,更在于实际的能力和皇帝的认可。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诗歌的优美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重作东南尉:李频重新担任东南的官职,表明他在官场上有了新的发展。
- 生涯尚似僧:诗人感慨李频的生活依旧清贫,像和尚一样,反映出对清淡生活的认同。
- 客程淮馆月:描绘出在淮水边的旅馆,月光洒在身上,营造出离别的氛围。
- 乡思海船灯:思乡的情感犹如海船上的灯光,象征着对故乡的思念。
- 晚雾看春毂:在傍晚的雾中看见春天的车轮,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图景。
- 晴天见朗陵:晴天可以看到美丽的朗陵,象征未来的美好。
- 不应三考足:对李频的期望,不应仅仅依赖于考试的成绩。
- 先授诏书征:希望李频能够得到皇帝的信任与任命,展现出对他未来的美好祝愿。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晚雾看春毂,晴天见朗陵”。
- 比喻:将思乡的情感比作“海船灯”,形象生动。
- 意象:通过“月”、“灯”、“雾”、“春毂”等意象构建出丰富的情感层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思念,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生活状态,传达了对清贫生活的理解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展现了友情的深厚和人生的哲理。
意象分析:
- 月:象征思念与团圆,寄托了对李频的祝福。
- 海船灯:象征思乡之情,带有孤独与渴望的情感。
- 春毂:象征生机与希望,暗示未来的美好。
- 朗陵:代表着美好的前景与事业的成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张乔是哪一代的诗人?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
在诗中,李频重新担任的官职是什么?
A. 东南尉
B. 西北尉
C. 北海尉
-
诗中提到的“海船灯”象征什么?
A. 友谊
B. 思乡
C. 财富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 王维《送别》: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但更多地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
- 李白《送友人》:在友谊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个人的豪情与志向,展现出李白的洒脱。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