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2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24:36
《双调》大德歌(四首)
—— 关汉卿
春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
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
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夏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
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
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带石榴花。
秋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睡不着。
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
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冬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
瘦损江梅韵。那里是清江江上村?
香闺里冷落谁瞅问?
好一个憔悴的凭阑人!
春天的杜鹃鸟啼叫,何不早些回家?
传言春天到了,但人却没有归来。
经过几天的思念,我愈发憔悴,
柳絮在空中轻轻飘飞。
整个春天鱼和雁都没有消息,
只见到双燕在争着衔泥筑巢。
夏天的冤家远在天边,
偏偏在那儿的绿杨树下可以系马?
我困坐在南窗下,
数对清风来想念他。
那淡淡的蛾眉,谁来为我描画?
瘦弱的脸庞怎能羞于带上石榴花?
秋风萧瑟,雨声潺潺,
我就像陈抟一样无法入睡。
心中懊恼,愁苦交加,泪水扑簌簌落下。
秋蝉叫过,寒蛩开始鸣叫,
细雨淅淅沥沥打在芭蕉上。
冬雪纷飞,掩住了重重的门,
让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
江梅的香韵愈发显得单薄。
哪里是清江边上的村庄?
香闺里冷落,谁来关心?
好一个憔悴的凭阑人!
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生卒年不详,号称“曲状元”。他以擅长写杂剧和散曲闻名,作品中常体现出深刻的人性关怀和丰富的情感。
《双调》大德歌的创作背景是元代的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四季的描绘,表达了对爱情与思念的深切感悟。作品中运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来映衬内心的孤寂与忧伤,体现了诗人在动荡社会中对个人情感的执着追求。
《双调》大德歌(四首)以四季的变换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对爱人思念之情的深切描绘。春季,杜鹃啼鸣,象征着春天的归来,却也暗示着诗人心中对爱人归来的渴望。柳絮的飞舞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漂泊。夏天,作者通过对“冤家”的描写,展现了远离的苦楚,绿杨树下的系马意象更是突显了思念之情的无奈与孤独。秋天,诗人借助蝉鸣与细雨,表达了内心的苦闷与忧伤,陈抟睡不着的意象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情感的深度。冬天的雪、重门,隐喻了对爱的思念已至无以复加的境地,江梅的香韵愈显单薄,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关汉卿深厚的艺术造诣。
整首诗以四季变化为背景,表达了对爱人深切的思念与孤独感,展现了人们在情感上的无奈与渴望。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浓浓的情感。
选择题:春天的杜鹃鸟给作者带来了什么样的情感?
填空题:整首诗以__为背景,表达了对爱人深切的思念与孤独感。
判断题:本诗的主题主要是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