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4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49:36
和潘德久舍人见惠
作者: 姜特立 〔宋代〕
诗人拥节古来稀,
郊岛诗穷彼一时。
爱子篇章孤鹤唳,
愧予门户两狼垂。
遥知靖节闲栽菊,不见仪休愠拔葵。
别去修门莫嗟惋,
时来如摘颔边髭。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和自我的反思。诗人说,像他这样拥有节操的人在历史上是稀少的,像他们在郊外、孤岛上的诗才在那个时代显得格外贫乏。他欣赏儿子创作的诗篇,宛如孤鹤的啼鸣,感到愧疚的是自己家门的两只狼垂头丧气的情形。远远知道靖节(指的是靖节居士,李白的别号)在闲暇中栽种菊花,而我却没有看到仪休(指的是司马相如)因拔葵而生气。离去时请不要因修门而感到惋惜,因为时运就像是从颔边轻轻摘下的胡须一样。
姜特立,字梦觉,号白云,宋代诗人,擅长写诗,尤其以风格清新、意境高远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人情风貌,常以自我反思和对友人的赞美为主题。
这首诗写于作者与好友潘德久相见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敬仰与对自身处境的思考。诗中提到的“靖节”和“仪休”不仅表现了对古代诗人的崇拜,也反映了诗人对当下的迷茫与不安。
这首诗以高洁的情操和对友人的赞美为主题,抒发了作者在与朋友相聚时的复杂情感。诗人在开篇便提到“拥节古来稀”,显示了他对高尚品质的珍视和对当下社会风气的忧虑。接着提及“郊岛诗穷彼一时”,强调了诗人在孤独之境中所感受到的诗歌创作的瓶颈,似乎在暗示当时文人境遇的艰难。
“爱子篇章孤鹤唳”一句中,诗人以“孤鹤唳”比喻儿子的诗作,既表现出对其才华的欣赏,也隐含了一种孤独的感受。这种孤独感与后文“愧予门户两狼垂”相呼应,展现了诗人对于自身境遇的无奈与愧疚。
在表达对友人的敬仰时,诗人提到“遥知靖节闲栽菊”,这不仅是对李白的怀念,也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的“时来如摘颔边髭”,则是一种对人生机遇的无奈感叹,折射出诗人对于命运的感慨。
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象丰富,情感深邃,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以友谊为背景,通过对友人的赞美与对自我处境的反思,传达了对高洁品德的追求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诗人认为拥有什么的人在历史上是稀少的?
“孤鹤唳”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的“靖节”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提到的“狼”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