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九日怀古三首 其三

《九日怀古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5-10 10:29:29

诗句

陶公无酒日,聊爱菊芳菲。

薄俗谁青眼,当头见白衣。

一壶携竹叶,三径款柴扉。

竟醉无馀事,高风世所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29:29

原文展示:

陶公无酒日,聊爱菊芳菲。
薄俗谁青眼,当头见白衣。
一壶携竹叶,三径款柴扉。
竟醉无馀事,高风世所希。

白话文翻译:

在陶渊明没有酒喝的日子里,我只好欣赏菊花的芬芳。
世俗之人谁能看得起我,只有在我眼前看到身穿白衣的人。
我带着一壶竹叶酒,沿着小路走到柴门前。
醉酒之后无所事事,只有高洁的风尚在世上难得一见。

注释:

字词注释:

  • 陶公:指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以隐逸生活和诗歌著称。
  • 无酒日:没有酒的日子,表达一种淡泊的心态。
  • 菊芳菲:菊花的芳香与美丽,象征高洁与清雅。
  • 薄俗:指世俗的人。
  • 青眼:看得起,重视。
  • 白衣:隐喻高洁的品德或志趣。
  • 携竹叶:携带竹叶酒,竹叶酒是一种清雅的酒。
  • 三径:指小路,常用于描述隐士的生活。
  • 柴扉:木柴的门,象征隐逸生活的安静与简朴。
  • 高风:指高洁的风范。

典故解析:

  • 陶渊明的隐逸生活:陶渊明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闻名,反映了他追求自然、远离世俗喧嚣的生活态度。
  • 白衣:在古代文人中,白衣常象征着清白、高洁的气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馨桂,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重阳节,正值秋季,正是菊花盛开的时节。诗人借助陶渊明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的追求与对世俗生活的淡泊,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高洁品德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批判。开头两句“陶公无酒日,聊爱菊芳菲”直接引入陶渊明的形象,表达了在缺少酒的日子里,诗人仍能以欣赏菊花来陶冶情操,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接着“薄俗谁青眼,当头见白衣”,诗人质疑世俗的眼光,暗示只有志同道合的人才能理解他的追求,表现出一种孤独感。

后两句“一壶携竹叶,三径款柴扉”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携酒访友的情景,营造出宁静、悠然的氛围。最后一句“竟醉无馀事,高风世所希”则总结了整首诗的核心思想:在酒醉之后,诗人放下世俗的纷扰,追求高洁的品德,显示出一种超然的境界。这首诗不仅是对陶渊明的怀古,更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清代文人对自我价值与内心世界的探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陶公无酒日:指陶渊明没有酒的日子,体现了诗人对陶渊明生活状态的认同。
  2. 聊爱菊芳菲:在缺少酒的情况下,转而欣赏菊花的美,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
  3. 薄俗谁青眼:质疑世俗人的眼光,反映出诗人对世俗的鄙视。
  4. 当头见白衣:提到白衣,暗示只有志同道合的人才会理解他的追求。
  5. 一壶携竹叶:带着竹叶酒,象征着简单清雅的生活。
  6. 三径款柴扉:描绘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安详。
  7. 竟醉无馀事:醉酒后无所事事,表现出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
  8. 高风世所希:总结出高洁的风尚在世上难得,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菊花比作高洁的品德,寓意深刻。
  • 对仗:如“携竹叶”和“款柴扉”,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象征:白衣象征高洁的品德,体现了诗人理想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陶渊明的怀古,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德与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揭示了对世俗的无奈与批判,反映了清代文人追求理想生活的内心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陶公:隐逸、真实自我。
  • 菊花:高洁、清雅。
  • 竹叶酒:简单、自然。
  • 柴扉:隐逸生活的宁静。
  • 白衣:理想、志同道合。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追求高洁品德与隐逸生活的主题,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与自我价值的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陶公”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李白
    • B. 陶渊明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薄俗”是指什么?

    • A. 高洁的人
    • B. 世俗的人
    • C. 隐士
  3.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酒的热爱
    • B. 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 C. 对世俗的赞美

答案:

  1. B. 陶渊明
  2. B. 世俗的人
  3. B. 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陶渊明《饮酒》系列
  2. 王维《山居秋暝》
  3.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达了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热爱,体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气息。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山中生活的宁静,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人生态度的追求。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同一主题下的不同表现与情感基调,展现了古代诗歌的多元性与丰富性。

参考资料:

  1. 《陶渊明诗歌研究》
  2. 《清代诗人的隐逸思想》
  3. 《古诗词赏析与鉴赏》

这些参考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背景、艺术风格及其在文学史中的地位。

相关查询

酒泉子·长忆西山 刘佐五设榻兼赠宝刀 书感 读许鲁斋集 偶题 简杨莪蒿 次韵鹿干岳 长至 送友归白下 题宋怀豫饮光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不看佛面看金面 高深远度 牝鸡无晨 杕伥 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河奔海聚 鼎字旁的字 色字旁的字 动静有常 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鸾鹄停峙 黄字旁的字 斗字旁的字 失禁 三框儿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前合后仰 包含烂的成语 穿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