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5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52:43
不爱娇奢。不喜繁华。身穿着百衲袈裟。行中乞化,坐演三车。却怕人知,怕人问,怕人夸。雪竹交加。玉树槎牙。一枝开五叶梅花。东村檀越,西市恩家。但去时斋,闲时讲,坐时茶。
我不喜欢奢侈的生活,不喜欢繁华的场面。身上穿着由碎布缝成的袈裟,行走中乞求施舍,坐下时演说教义。但我害怕别人知道我的身份,害怕被人询问或夸赞。周围的雪竹交错,玉树像槎一样生长,一枝梅花开出了五片花瓣。东边村里的施主,西边市场里的恩家,去的时候在斋堂,闲时讲经,坐下来喝茶。
作者介绍:明本,元代诗人,主要以禅宗思想和生活方式为基础,倡导简朴的生活,反对奢华与繁华。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元代,正值士人思想与生活方式转变的时期。诗人通过表达自己对奢华的厌恶与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物质与精神的思考。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清新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奢华生活的拒绝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开篇的“不爱娇奢,不喜繁华”,直接表明了诗人的态度,展现了对浮华世界的冷漠。接着,诗人自述穿着百衲袈裟,象征着他对物质的淡泊,选择了乞化的生活方式,反映出一种出世的精神追求。
诗中的自然意象如“雪竹交加,玉树槎牙”则描绘了一幅宁静、清新的自然画面,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高洁品格的向往。而“一枝开五叶梅花”更是将梅花的坚韧之美与诗人追求的简朴精神结合起来,展现出一种清逸脱俗的生活态度。
最后,通过“东村檀越,西市恩家”的描写,诗人将生活的场景具体化,展现了自己在平凡生活中的自得其乐,强调了内心的富足与对人情的珍视。此外,诗中多次提到“怕人知、怕人问、怕人夸”,则反映出一种对世俗目光的回避,表现了诗人渴望隐逸的心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奢华生活的拒绝与对简朴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一种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百衲袈裟”象征什么?
A. 奢华
B. 简朴
C. 繁华
D. 富贵
诗人“怕人知,怕人问,怕人夸”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自豪
B. 隐秘
C. 兴奋
D. 对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李白追求的是豪放与洒脱,而本诗强调的是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