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6: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6:00
述松
王贞白 〔唐代〕
远谷呈材干,何由入栋梁。
岁寒虚胜竹,功绩不如桑。
秋露落松子,春深裛嫩黄。
虽蒙匠者顾,樵采日难防。
松树生长在远山谷中,怎么能成为栋梁之材呢?
在严寒的岁月中,松树的空虚不及竹子,功绩也不如桑树。
秋天的露珠滴落在松果上,春天的气息浸润着嫩黄的松叶。
虽然受到工匠的关注,但伐木者依然难以防范。
本诗提到的竹子和桑树,均是中国文化中极具象征意义的植物。竹子象征着坚韧和高洁,而桑树则与农耕文化密切相关,象征着勤劳和丰收。诗中通过对松树的描写,表达了对其能力和价值的反思。
作者介绍:王贞白是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作品多以自然景色和人生态度为主题,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据传,此诗写于王贞白隐居之际,表达了他对松树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价值的感悟,反映了他对自然与人生态度的哲学思考。
《述松》是一首意蕴深远的诗。王贞白通过对松树的描绘,探讨了价值与成就的主题。诗中提到的松树在严酷的环境中生长,却难以成为栋梁,象征着在社会中,许多人虽然努力奋斗,但却因环境和机遇而无法实现自我价值。这种对比使得诗歌更具深度,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同时,诗中对松树、竹子与桑树的对比,揭示了不同生命体的特质与价值。松树的坚韧与孤独,竹子的坚韧与灵活,以及桑树的繁荣与实用,构成了一个丰富的自然意象。诗人在描绘自然界的同时,也在反思人类的处境,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与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全诗通过对松树的描写,探讨了在困境中生存的生物所面临的局限与挑战,反映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落差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王贞白生活在哪个朝代?
诗中提到的“栋梁”指的是?
诗中“岁寒虚胜竹”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贞白的《述松》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都涉及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情壮志,而王贞白则更注重内心的反思与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