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有所思(一作长相思)

《有所思(一作长相思)》

时间: 2025-04-27 00:09:53

诗句

芙蓉出水时,偶尔便分离。

自此无因见,长教挂所思。

残春不入梦,芳信欲传谁。

寂寞秋堂下,空吟小谢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09:53

原文展示:

《有所思(一作长相思)》
作者: 王贞白 〔唐代〕

芙蓉出水时,偶尔便分离。
自此无因见,长教挂所思。
残春不入梦,芳信欲传谁。
寂寞秋堂下,空吟小谢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芙蓉花在出水之时,偶然与水分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因离别而产生的思念之情。从此以后再也无法见面,思念之情便长久地缠绕在心头。即使是残春的季节也无法进入梦中,芳信的消息又该传给谁呢?在寂寞的秋天,堂下独自吟诵小谢的诗篇,感到无比的孤独。

注释:

  • 芙蓉:指的是荷花,常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
  • 分离:指的是离别,离开。
  • 无因见:没有机会再见面。
  • 所思:思念的对象。
  • 残春:春天的尾声。
  • 芳信:美好的音信。
  • 小谢:指谢道韫,古代女诗人,以才情和才华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贞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而著称。生平历任官职,经历了盛世与动荡,诗风兼具豪放与婉约。

创作背景:王贞白在诗中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和思念,这与他个人的经历以及当时社会的动荡密切相关。

诗歌鉴赏:

这首《有所思》以“芙蓉出水”为引子,生动地描绘了离别的情景。诗中通过自然界的变化,反映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无奈。尤其是“自此无因见,长教挂所思”一句,深刻地表达了因离别而生的思念之苦。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联系在一起,使得情感表达更加细腻而动人。最后两句“寂寞秋堂下,空吟小谢诗”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孤独,吟诵小谢的诗作,仿佛是在抒发自己的情感,然而却又显得无比孤独,令人倍感惆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芙蓉出水时,偶尔便分离:描绘了荷花出水的美丽瞬间,但同时暗示了美好的事物也会面临离别。
    • 自此无因见,长教挂所思:自此再也没有机会见面,思念之情不断缠绕心头。
    • 残春不入梦,芳信欲传谁:残春的景象无法进入梦境,思念的消息又该传给谁呢?
    • 寂寞秋堂下,空吟小谢诗:在秋天的寂静中,独自吟诵小谢的诗,感到无尽的孤独。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芙蓉出水”比喻美好时光的短暂与易逝。
    • 对仗:如“残春”与“芳信”,形成对比,增强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与思念,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共鸣。

意象分析:

  • 芙蓉:象征美丽与纯洁,也代表了诗人心中理想的情感。
  • 秋堂:象征孤独与寂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 小谢诗:代表着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芙蓉出水”象征什么?

    • A. 离别
    • B. 美好时光
    • C. 思念
  2. “残春不入梦”中,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开心
    • B. 寂寞
    • C. 愤怒
  3.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小谢是谁?

    • A. 小谢是诗人
    • B. 小谢是古代女诗人
    • C. 小谢是一个地方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相思》 by 纳兰性德
  • 《离骚》 by 屈原

诗词对比

  • 王贞白的《有所思》与李商隐的《无题》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两者均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思念与孤独,但王贞白的诗更侧重于离别的哀伤,而李商隐则更为隐晦,情感更加复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相关学术论文与研究著作

相关查询

故番禺侯以赃罪致不辜,事觉,母者他日过其门 忆匡一师 赠歌妓二首 石城 代贵公主 华州周大夫宴席 妓席暗记送同年独孤云之武昌 青陵台 无题四首 李贺小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遵常守故 包含鄌的词语有哪些 糹字旁的字 剿抚兼施 八字旁的字 馬字旁的字 哀厉 兵上神密 利兵 白色 有志之士 舍己为人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爱才若渴 大字旁的字 胸椎 又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