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1: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1:48
行艺当年帝所闻,声名久矣动簪绅。
文场秉笔渊源厚,诗席谈经业履醇。
白发忽惊蒿里暮,青衫难问箬溪春。
两京模范垂芳远,多少生徒泪满巾。
这首诗回忆了当年我在帝王面前展现才艺的情景,声名早已传遍,连文人雅士都为之震动。文坛上我手握笔墨,深厚的学识让我在诗歌和经学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白发苍苍的我,突然在蒿草丛生的地方惊觉已是黄昏,身穿青衫的我,却难以在箬溪边问起春天的情景。两京的模范在远方流传,然而有多少学子却已泪满巾帕,悲伤不已。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旸,宋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常流露出对时事的关心与对人生的感慨。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具有深厚的文学底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陈旸晚年时写作,表达了他对往昔辉煌的回忆及对现状的感慨。时代的变迁让他感到无奈与惋惜,尤其是对年轻学子的处境深感忧虑。
《缺题》是一首充满人生哲思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己往昔辉煌的回忆,表现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对后辈的深切关怀。开篇即以“行艺当年帝所闻”引入,既显示了诗人年轻时的才华与成就,也暗示着岁月的无情。而“文场秉笔渊源厚”,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在文学上的积累和成就,体现出诗人对自己学术生涯的自豪感。
随着诗歌的深入,白发与青衫的对比,反映了诗人从风华正茂到暮年苍老的历程。“白发忽惊蒿里暮”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象征着对人生无常的深思。而“青衫难问箬溪春”,则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感叹青春不再。
最后两句总结了诗人的情感,回望“两京模范”,显示出对文化传统的尊重与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后辈的惋惜和对未来的忧虑。整首诗温婉而深沉,既饱含个人的历史和情感,也反映出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变革。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青春的怀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后辈的深切关怀,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思考与无奈。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情感的表达,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两京”指的是哪个地方?
“白发”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人对年轻学子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