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宿栖云阁

《宿栖云阁》

时间: 2025-05-05 15:03:26

诗句

夙闻苍山好,今卧苍山云。

苍山十九峰,峰峰郁氤氲。

客子见山色,山意如相亲。

况向山中宿,湿翠披纷纷。

薄暮日将落,霞起珊瑚殷。

二更挂海月,清光望无垠。

夜深方假寐,石壁天鸡闻。

扶桑倏倒影,小阁浮金轮。

偶作名山游,忽与下界分。

愿得十日住,洗此千斛尘。

结念在丘壑,企慕匪仙真。

会当谢人事,相从猿鹤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03:26

原文展示:

宿栖云阁
作者: 马庸德
夙闻苍山好,今卧苍山云。
苍山十九峰,峰峰郁氤氲。
客子见山色,山意如相亲。
况向山中宿,湿翠披纷纷。
薄暮日将落,霞起珊瑚殷。
二更挂海月,清光望无垠。
夜深方假寐,石壁天鸡闻。
扶桑倏倒影,小阁浮金轮。
偶作名山游,忽与下界分。
愿得十日住,洗此千斛尘。
结念在丘壑,企慕匪仙真。
会当谢人事,相从猿鹤群。

白话文翻译:

我早就听说苍山很美,今天我在苍山的云雾中安睡。
苍山有十九座高峰,层层叠叠,云雾缭绕。
旅人看到山的颜色,仿佛与山的心意相亲相近。
更何况我在山中宿住,湿润的翠色披洒在身上。
薄暮时分,太阳将要落下,霞光像珊瑚般绚烂。
二更时分,明月悬挂在海面,清光望去无尽无边。
夜深时我终于入睡,听见石壁上天鸡的鸣叫。
扶桑树的倒影一闪而过,小阁在金色的轮子上浮动。
偶尔游玩名山,忽然与尘世隔绝。
我希望能在此住上十天,洗去心中的千般尘埃。
我心中所念在于山丘之间,向往的并非是真正的仙人。
终将告别世俗事务,愿与猿鹤为伴。

注释:

  • 夙闻:早就听说。
  • 苍山:青色的山,指特定的山脉。
  • 湿翠:指湿润的绿色植物。
  • 珊瑚殷:形容霞光的颜色如珊瑚般鲜艳。
  • 扶桑: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象征日出之地。
  • 千斛尘:千斛形容极多的尘埃,意指心中烦恼与世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马庸德,清代诗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马庸德游览苍山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纷扰的厌倦,渴望在山中寻找心灵的宁静。

诗歌鉴赏:

《宿栖云阁》通过描绘苍山的自然美,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既有对壮丽山景的赞美,又蕴含了对尘世繁杂的逃避之情。开篇以“夙闻苍山好,今卧苍山云”引入,简洁明了,展示了诗人的游历与对自然的向往。接下来的“苍山十九峰,峰峰郁氤氲”,通过层层叠叠的峰峦,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深邃的山林景象。

在描绘夜晚的场景时,诗人用“薄暮日将落,霞起珊瑚殷”展现了落日时分的美丽,营造了一种温柔而宁静的氛围。夜深时,诗人听见“石壁天鸡闻”,又增加了一丝生活气息,使得自然的清幽中混合了些许人情味。

最后的“愿得十日住,洗此千斛尘”,则是诗人的愿望与心境的真实写照,表明他希望远离世俗的烦扰,沉浸于自然之中,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清澈。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清幽环境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夙闻苍山好,今卧苍山云:早就听说苍山美丽,今天我在苍山的云雾中安卧。
  2. 苍山十九峰,峰峰郁氤氲:苍山有十九座高峰,层层叠叠,云雾缭绕。
  3. 客子见山色,山意如相亲:旅人看到山的色彩,仿佛与山的心意相亲相近。
  4. 况向山中宿,湿翠披纷纷:更何况我在山中宿住,湿润的翠色披洒在身上。
  5. 薄暮日将落,霞起珊瑚殷:薄暮时分,太阳将要落下,霞光如珊瑚般绚烂。
  6. 二更挂海月,清光望无垠:二更时分,明月悬挂海面,清光望去无尽无边。
  7. 夜深方假寐,石壁天鸡闻:夜深时我终于入睡,听见石壁上天鸡的鸣叫。
  8. 扶桑倏倒影,小阁浮金轮:扶桑树的倒影一闪而过,小阁在金色的轮子上浮动。
  9. 偶作名山游,忽与下界分:偶尔游玩名山,忽然与尘世隔绝。
  10. 愿得十日住,洗此千斛尘:我希望能在此住上十天,洗去心中的千般尘埃。
  11. 结念在丘壑,企慕匪仙真:我心中所念在于山丘之间,向往的并非是真正的仙人。
  12. 会当谢人事,相从猿鹤群:终将告别世俗事务,愿与猿鹤为伴。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例如“山意如相亲”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自然的深切感受。此外,诗句中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纷扰的厌倦,渴望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来洗去烦恼,达到内心的平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苍山:象征高洁与宁静的自然环境。
  2. 霞光:象征美好瞬间与自然的奇妙变化。
  3. 明月:象征宁静与清明的夜晚。
  4. 猿鹤:象征自由与超脱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在哪座山中宿住?

    • A. 黄山
    • B. 苍山
    • C. 泰山
  2. 诗中提到的“十日”是指什么?

    • A. 十天的时间
    • B. 十位朋友
    • C. 十个仙人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追求功名
    • B. 向往宁静的生活
    • C. 描绘城市风光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与幽人对酌》 – 王维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中与幽人对酌》:同样表达了对山水自然的热爱,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 杜甫的《登高》:虽是在不同的情境中,但同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慨和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研究清代诗人的生平及作品
  • 《古诗词鉴赏与评析》 – 提供古诗词理解与分析的资料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初冬夜饮 秋浦途中 送人 题齐安城楼 读韩杜集 题木兰庙 南陵道中 / 寄远 金谷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大高 刬刮 牙字旁的字 流言混话 昔彦 石字旁的字 从善如流 包含德的成语 赤字旁的字 倚草附木 包含肋的词语有哪些 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 馬字旁的字 泰开头的成语 肺石风清 腹测 一子悟道,九族生天 提土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