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2: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2:52
赠张燕客
宋徵舆
我来勾践国,结交张公子。
华灯夜相迎,痛饮从此始。
三尺罗袖红,一尺虬髯紫。
紫髯飘飘拂予肩,自言畴昔称少年。
西走咸阳北走燕,终南太行相接连。
此乡索寞少奇士,风沙万里心茫然。
以兹感叹归故乡,黄河千尺流汤汤。
河堤蓄水出平地,决之可以沈大梁。
黄龙青雀未可测,果然今日成怀襄。
酒酣对伎重岸帻,重道当年解音律。
琵琶弦索谁第一,武宗供奉查八十。
万历季年范昆白,雷轰铁拨今有谁。
练川陆曜称杰出,闻君此论多嵚崎。
河转星稀未忍归,归来落月屋梁西。
卧龙山上乌乱啼。
我来到勾践国,结识了张公子。
华灯下的夜晚热情迎接我,痛饮的时光就此开始。
三尺红罗袍,尺许的紫色虬髯,
紫髯轻轻飘拂在我肩上,自言昔日曾称少年。
西去咸阳,北上燕地,终南山与太行山相接。
这个地方冷清寂寞,少有奇士,风沙四起,心中茫然。
因此感叹,归向故乡,黄河千尺流淌。
河堤的水从平地涌出,决堤时可以淹没大梁。
黄龙与青雀的未来难以预测,果然今天成了怀襄的梦。
酒酣之际与歌妓对唱,重温当年学音律的情景。
琵琶的弦索谁是第一,武宗时供奉的查八十。
万历年间的范昆白,如今雷轰铁拨又有谁在?
练川的陆曜被称为杰出,听闻你对此的评论多有崎岖。
河流转折星稀未忍归,归来月落在屋梁西边。
卧龙山上乌鸦乱叫。
作者介绍:宋徵舆(清代),字子揆,号壶山,福建人。擅长诗文,风格偏于清丽。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游历勾践国(即越国)时,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朋友的珍惜。诗中描绘了与友共饮的热闹场景,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对友谊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对故乡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开篇以“我来勾践国,结交张公子”引出对友人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夜晚的热闹场景。酒酣之际,诗人和朋友的互动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情与热烈。
接着,诗人转向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过去的追忆。黄河的描写象征着故乡的壮丽与诗人心中的无奈,流淌的水流如同诗人的思绪,千丝万缕,难以割舍。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和友情的深刻思考。结尾处,诗人对归乡的迟疑和对未来的无奈,形成了一种浓厚的思乡情感,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一种对人生的感叹与对未来的迷惘,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张公子”是指谁?
“华灯夜相迎”描绘的是怎样的场景?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