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39: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39:51
碧玉堂西红粉楼,楼中思妇忆凉州。
咸阳桥上三年梦,回乐峰前万里愁。
秦地烟花明月夜,胡天沙草白云秋。
离魂不识金微路,愿逐交河水北流。
在碧玉堂的西边,有一座红粉楼,楼中的思妇在怀念凉州。
在咸阳桥上,她做了三年的梦,在回乐峰前,她的愁绪如万里般绵长。
在秦地的烟花明月之夜,胡地的沙草在白云映衬下显得格外苍凉。
她的离魂不识通往金微的路,只希望能顺着交河水向北流去。
作者介绍:宋徵舆,清代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脱俗,常被后人所推崇。他的作品多描写人情世态,情感细腻,富有音乐感。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借思妇的视角,抒发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之情,反映出战乱带来的离愁别恨。
《古意》通过思妇对故乡的怀念与对爱人的思念,展现了深切的情感和浓厚的乡愁。全诗以碧玉堂的红粉楼为引,描绘了一位思妇在华丽的楼阁中孤独地思念着远方的凉州。咸阳桥象征着她与爱人之间的距离,三年的梦境与万里的愁苦交织在一起,表现出思妇内心的煎熬与无奈。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绘秦地的烟花明月夜与胡天的沙草白云,进一步渲染了思妇的孤独感。尤其是“胡天沙草白云秋”,展现出一种苍凉的自然景象,与思妇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似乎在呼应她内心的失落与悲哀。
最后两句“离魂不识金微路,愿逐交河水北流”,则更是将思妇的思念推向高潮。她的灵魂已经迷失在了无边的思念中,只希望能如同交河水般奔流不息,寻找那已逝去的爱情与归属。这种对爱的追寻与对故乡的渴望,反映出人类在时间与空间面前的脆弱与无奈,令人动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思妇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故乡与爱情的思念,以及在动荡社会中人们内心的无奈与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碧玉堂”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华丽的建筑
B. 思念的地点
C. 伤感的回忆
D. 以上皆是
诗中提到的“咸阳桥”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离别与思念
B. 旅行的快乐
C. 战乱的悲哀
D. 友谊的温暖
诗中“愿逐交河水北流”中的“交河水”象征着什么?
A. 不归的爱
B. 思念的流淌
C. 归属与希望
D. 失去的时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解读:尽管主题相似,但不同的诗人通过各自的风格与情感深度,展现出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