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35: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35:32
题寿安王主簿池馆
苏颋
洛邑通驰道,韩郊在属城。
馆将花雨映,潭与竹声清。
贤俊鸾栖棘,宾游马佩衡。
愿言随狎鸟,从此濯吾缨。
洛阳到处是通畅的道路,韩郊在附属城中。
馆子映衬着花雨,池塘与竹林的声音清幽。
贤良俊秀的鸾鸟栖息在荆棘中,宾客游玩的马佩戴着衡器。
我愿意像那些嬉戏的小鸟一样,从今以后洗净我的缨带。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颋(约742年-约806年),字子美,号青松,唐代诗人,世称"苏青松"。其诗风清新、婉丽,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对后来的诗人影响深远。苏颋的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盛世,诗人游历于寿安的池馆,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人文的韵味。诗中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清新自然的追求,反映出当时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题寿安王主簿池馆》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中展现了洛阳通畅的道路和韩郊的美丽景致,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前两句以简洁的笔触描绘出周围的环境,既有城市的繁华,又有自然的宁静,形成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以“贤俊鸾栖棘”和“宾游马佩衡”描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貌,表现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尤其是“鸾栖棘”一语,既暗示了美好与困境的共存,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世俗纷扰,追求清净生活的愿望。诗人在此展现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渴望像小鸟一样自在无拘,洗净内心的杂念。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使人读后感受到一份宁静与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自由自在的心情。它不仅反映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也蕴含着对人生理想的思考,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结合的追求。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诗人的自然观和人生观,也表现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诗词测试:
苏颋生活在哪个朝代?
“洛邑通驰道”的意思是:
“愿言随狎鸟”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资料可供进一步学习与研究诗词的背景、风格与诗人生活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