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6:04: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6:04:57
灵媛乘秋发,仙装警夜催。
月光窥欲渡,河色辨应来。
机石天文写,针楼御赏开。
窃观栖鸟至,疑向鹊桥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仙女在秋夜的情景。她身着华美的仙装,仿佛在催促夜的来临。月光似乎想要越过河流,而河水的颜色显示出她的到来。天上的机石(指星星)描绘出天文景象,针楼(指宫殿)里正在欣赏美景。我偷偷观察到栖息的鸟儿到达,似乎它们正要飞向鹊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鹊桥”出自牛郎织女的传说,表达了人间的思念与期盼。每年七夕,牛郎和织女在鹊桥相会,成为浪漫爱情的象征。
作者介绍:
苏颋,唐代诗人,字子云,号宗悫,世称“苏子”。他以豪放的风格和清新的意境著称,作品广泛涉及山水、田园、咏物等多方面。
创作背景:
《奉和七夕宴两仪殿应制》是在七夕节期间应制所作,反映了唐代对节日的重视与赋诗的传统。七夕作为中国的情人节,诗中蕴含了对爱情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七夕为背景,通过描绘秋夜的仙女,营造出幽美、浪漫的氛围。开篇描写灵媛的出现,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气质。诗中通过月光与河水的描写,构建了一个梦幻的空间,仿佛让人置身于神仙的世界。接着,机石和针楼的意象引入了天文与皇家赏景的结合,显现出高贵的气质。最后,鸟儿的出现又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生动与灵动,暗示着对爱情的渴望与期盼。整首诗情景交融,构图精妙,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借助七夕这一主题,展现了人们对美好情感的追求与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灵媛”指的是:
A. 普通女子
B. 仙女
C. 河流
“鹊桥”在诗中象征:
A. 友谊
B. 爱情
C. 自然
诗人的风格特点是:
A. 直白
B. 豪放清新
C. 复杂晦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静夜思》与《奉和七夕宴两仪殿应制》均以月为意象,但前者更侧重于思乡情怀,后者则强调爱情的美好与渴望。两首诗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