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1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19:07
暮角发高城,情人坐中起。
临觞不及醉,分散秋风里。
虽有明月期,离心若千里。
前欢反惆怅,后会还如此。
焉得夜淹留,一回终宴喜。
羁游复牵役,馆至重湖水。
早晚泛归舟,吾从数君子。
在高城的黄昏角落,情人在酒席中站起。
举杯相饮却难以醉,身在秋风中分散。
虽有明月的约定,心离彼此却千里之遥。
曾经的欢笑如今反而成了惆怅,
再会时又怎会如初。
如何能让夜晚长留,
一次欢聚便是最大的快乐。
旅途的羁绊再次将我束缚,
到达的客馆在重湖水边。
早晚我会划舟归去,
我从几位君子那里得到了这个期盼。
作者介绍:戎昱,唐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细腻。戎昱的作品多描绘人生离合、情感绵绵,常反映出对友人和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戎昱在外游历之时,身处他乡,思念故人和爱人,表达了他对友情和爱情的渴望与惆怅。
这首诗通过对聚会场景的描绘以及对情感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惆怅。开篇“暮角发高城”,暗示了黄昏时分的情景,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流逝。接着“情人坐中起”,表现了在欢聚中情人之间的互动,但“临觞不及醉”则显现出一种无奈与不尽兴,仿佛即便身边有爱人,心中却仍有千般挂念。
“虽有明月期,离心若千里”,在这句中,明月象征着约定和希望,但实际上,心灵的距离却如同千里之遥,表现出对彼此的思念之深。接下来的“前欢反惆怅,后会还如此”,则突显了对过往欢乐的怀念以及未来再次相聚的渺茫。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明月”、“秋风”、“重湖水”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寂寥和思乡的情怀。戎昱通过这些意象,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相结合,形成了一幅充满情感的画面,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期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比如“明月”不仅是自然景物,也象征着相聚的期盼。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思念与孤独展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挂念和对爱情的渴望,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复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情人坐中起”是指什么?
A. 情人在酒桌上站起
B. 情人离开了
C. 情人坐着不动
D. 情人正在喝酒
“虽有明月期”中“明月”象征什么?
A. 祝福
B. 约定与希望
C. 失落
D. 快乐
诗中提到的“羁游”指的是什么?
A. 旅行的快乐
B. 旅行中的束缚
C. 游山玩水
D. 交朋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