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感春

《感春》

时间: 2025-07-27 23:48:57

诗句

看花泪尽知春尽,魂断看花只恨春。

名位未沾身欲老,诗书宁救眼前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48:57

原文展示

感春
戎昱 〔唐代〕

看花泪尽知春尽,
魂断看花只恨春。
名位未沾身欲老,
诗书宁救眼前贫。

白话文翻译

看着花儿落泪,才明白春天已尽;
魂牵梦萦花间,只恨春光已逝。
名利未曾沾身,心中却感到苍老;
诗书又能如何,宁愿暂时慰藉贫困。

注释

字词注释:

  • 看花:指观赏花朵。
  • 泪尽:眼泪流尽,这里形容情绪悲伤。
  • 春尽:春天已经结束。
  • 魂断:灵魂仿佛断裂,形容极度痛苦。
  • 恨春:对春天的怨恨,因春去而感到失落。
  • 名位:指名声和地位。
  • 欲老:心中感到老去,意指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诗书:文学作品,指知识或文化。
  • 宁救:宁可救助,意指有所求。

典故解析:

  • 此诗在春天的背景下,表达了对春光流逝的惋惜,情感上与古代诗人常有的“惜春”主题相符,常见于唐代诗歌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戎昱,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现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末,诗人感受到春天的短暂,结合个人的生计和理想,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和对前途的迷茫。

诗歌鉴赏

这首《感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凋零和诗人内心的惆怅。开头两句“看花泪尽知春尽,魂断看花只恨春”,以感情直接入手,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短暂。诗人抒发了对春天的依恋与失落,似乎在花的凋谢中看到了自己生命的脆弱和无常。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自我反思,作者未能在名利上有所建树,心中感到苍老,贫困的现状让他更加无奈。全诗虽然情感沉重,却也在对春光的惋惜中揭示了人生的哲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看花泪尽知春尽:通过看花流泪的方式,感知春天的结束,表达了一种失落与无奈。
  2. 魂断看花只恨春:对于春天的逝去,诗人心灵的痛苦加深,形成一种对春天的仇恨。
  3. 名位未沾身欲老:未能获得名利,感到心灵的老去,体现出对社会地位的渴望与失落。
  4. 诗书宁救眼前贫:即使有文学的滋养,也不能真正改变物质的贫困,突显生活的艰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名位”与“眼前”,形成了对比。
  • 比喻:通过“看花”与“春”的关系,象征人生的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感怀,折射出诗人对人生理想与现实困境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淡淡的哀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短暂。
  • :象征心中的失落与痛苦。
  • 名位:代表社会地位与个人理想。
  • 诗书:象征文化与精神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感春》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D. 清代

  2. 诗中“魂断看花”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兴奋
    B. 惆怅
    C. 幸福
    D. 愤怒

  3. “名位未沾身欲老”中,“欲老”意指什么?
    A. 年龄增长
    B. 心中感到苍老
    C. 渴望名利
    D.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怀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津怀古》相较,两首诗都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感春》更为直接,情感更为沉重,而《夜泊牛津怀古》则通过夜色与古迹的结合,表现出一种悠远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诗词鉴赏与创作》

相关查询

送王嘉父 水龙吟 郭宣徽善甫开宴娱宾,命乐工郭仲礼 浣溪沙 题韩氏别墅 过深州故城有怀韩昌黎解牛元翼围事 披襟 望月婆罗门引 游霖落山杂诗二首 其一 海棠 木兰花慢 陪总管陈公肇祀商少师比干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蜂媒蝶使 埃昏 氏字旁的字 莨纱 厄字旁的字 十夫揉椎 罢垒 矛盾重重 行字旁的字 功结尾的成语 病字头的字 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磊浪不羁 行用 余晶 马字旁的字 三不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