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挽涌泉寺僧怀玉

《挽涌泉寺僧怀玉》

时间: 2025-05-06 18:14:08

诗句

我师一念登初地,佛国笙歌两度来。

唯有门前古槐树,枝低只为挂银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14:08

原文展示:

我师一念登初地,
佛国笙歌两度来。
唯有门前古槐树,
枝低只为挂银台。

白话文翻译:

我的老师一念之间就登上了初地,
佛国的音乐与歌声已两次降临。
唯有门前那棵古老的槐树,
它的枝条低垂,仅仅是为了挂住银台。

注释:

  • :指师父,佛教中称为老师。
  • 一念:佛教中常用的概念,指一瞬间的思维或觉悟。
  • 初地:佛教中称“初地”为菩萨的第一个境界。
  • 佛国:指净土或佛的世界,象征着安宁和祥和。
  • 笙歌:音乐和歌唱,形容佛国的欢乐气氛。
  • 古槐树:古老的槐树,象征着历史和传承。
  • 银台:可能指一种装饰性的器物,或者象征某种美好的事物。

典故解析:

“初地”出自佛教经典,指的是菩萨所达到的第一个境界,象征着觉悟的开始。“佛国笙歌”则常用来形容佛教徒们对佛国的期盼与向往。槐树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有灵性的树木,象征长寿和坚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段怀然,唐代诗人,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对佛教的理解与思考。他的作品多关注人生哲理与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对一位僧人“怀玉”的追悼之际,表达了对其悟道成佛的钦佩与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佛教文化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深邃的佛教思想。开篇提到“我师一念登初地”,即通过“一念”这一瞬间的觉悟,表现了佛教中对智慧的追求和对真理的领悟。诗中“佛国笙歌两度来”则描绘了理想中佛国的美好,音乐和歌唱象征着宁静与幸福,令人向往。

在描绘环境时,诗人提到“唯有门前古槐树”,古槐树的低垂枝条似乎在默默承载着岁月的沧桑与历史的积淀。树的存在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象征着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望。整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既有对师父的怀念,也有对佛教理想的追求,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与和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师一念登初地:表达了对老师瞬间觉悟的钦佩,强调了佛教中“念”的重要性。
  2. 佛国笙歌两度来:描绘了理想中的佛国,音乐与歌声象征着和谐与宁静。
  3. 唯有门前古槐树:引入环境,古槐树的存在成为情感的寄托。
  4. 枝低只为挂银台:树的低垂象征着谦卑与奉献,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修辞手法

  • 隐喻:将“古槐树”比作历史的见证,象征着传统与长存。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师父的追忆,表达对佛理的赞美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古槐树:象征着历史、传承与智慧。
  • 银台:可能象征着美好愿望或成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初地”指的是什么? A. 菩萨的第一个境界
    B. 一种乐器
    C. 一座寺庙
    D. 一个地方

  2. “唯有门前古槐树”中,古槐树象征着什么?
    A. 年轻
    B. 历史与传承
    C. 财富
    D. 快乐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段怀然的《挽涌泉寺僧怀玉》与王维的《鹿柴》均通过自然景物传达哲理,但段怀然更侧重于佛教思想的表达,而王维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佛教文化与唐代诗歌》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敬谢经略秘阁馀甘汤 其二 浣溪沙(亲旧蕲口相访) 水调歌头·舣棹太湖岸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夜游宫(句景亭) 雨中花慢 水调歌头 其八 桂林中秋 仲钦寄民为重斋诗和答 其二 八桂堂池上赏莲纳凉 湖湘以竹车激水粳稻如云书此能仁院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球果 包含拖的词语有哪些 外巧内嫉 犬字旁的字 包含夸的词语有哪些 兀字旁的字 率由旧章 谩不经意 鬼字旁的字 凿空之论 桃李色 户字头的字 小字头的字 行窝 审酌 包含睨的词语有哪些 文仪 田连阡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