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0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06:40
玉连环影 雨
作者: 王策 〔清代〕
丝雨。日日愁千缕。湿尽阑红,又湿笼莺羽。
翠帘斜。绣床遮。香腻轻绡,人懒似杨花。
细细的雨丝,天天忧愁像千缕愁绪。湿透了栏杆上的红花,又湿透了笼中小鸟的羽毛。
翠绿色的帘子斜垂,绣花的床头被遮盖。香腻的轻纱,人如同飘摇的杨花般懒散无力。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杨花”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懒散和飘逸,蕴含了对自然的感怀。
作者介绍: 王策,清代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感情,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细雨绵绵的时节,诗人通过描写雨天的情景,表达了内心的忧愁和懒散的情绪,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宁静和人情冷暖。
《玉连环影 雨》是一首蕴含深情的诗,王策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雨天的场景。诗开头的“丝雨”便为整首诗定下了温柔而忧伤的基调,细雨如丝,给人以寂静而愁苦的感觉。接下来的“日日愁千缕”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愁绪的缠绵,仿佛雨水每滴都在滋润着诗人的忧愁。
“湿尽阑红,又湿笼莺羽”,诗人在此描绘了雨水对自然的侵润和对生命的影响,栏杆上的红花和笼中的黄莺都在雨水中显得无力而沉重,暗示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接下来的“翠帘斜,绣床遮”,则通过室内的景象,进一步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懒散与无所事事,表现了雨天带来的沉闷和压抑。
最后一句“人懒似杨花”不仅描绘了人因雨天而懒散的情态,也象征着生命的漂泊与无根。这种懒散的状态,正是诗人在雨中感受到的无奈与惆怅。
整首诗以雨景为背景,情感细腻而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与对人生的感慨,表现了在雨天的忧愁与懒散,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丝雨”象征着什么?
A. 暴风雨
B. 细腻的忧愁
C. 干旱
“湿尽阑红”中的“阑红”指的是什么?
A. 栏杆上的红花
B. 红色的窗帘
C. 红色的衣服
诗句“人懒似杨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活力四射
B. 懒散与无奈
C. 激情澎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以自然景色为背景,但其情感更趋向于宁静与安详,王策的诗则多了几分忧愁与懒散。两者虽同为描写自然,却在情感基调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