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2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8:38
登华岩寺楼望终南山赠林校书兄弟
作者:孟郊
地脊亚为崖,耸出冥冥中。
楼根插迥云,殿翼翔危空。
前山胎元气,灵异生不穷。
势吞万象高,秀夺五岳雄。
一望俗虑醒,再登仙愿崇。
青莲三居士,昼景真赏同。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登上华岩寺楼,眺望终南山的感受。诗中提到,地脊低洼如崖,耸立于冥冥的天际,楼的根部直插云端,殿宇的翅膀在空中翱翔。前面的山脉蕴含着生气,灵气无限。它的气势吞噬万物,拔尖的秀丽超越了五岳的雄伟。向远望去,俗世的烦恼顿时清醒,而再度登上高处,心中对仙境的向往愈发强烈。青莲三位居士,白天的景色与他们共同欣赏。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卫山,唐代著名诗人,晚唐诗人中的一位重要代表,以其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创作于孟郊晚年,他在华岩寺楼眺望终南山的过程中,受到壮丽自然景观的启发,感受到人生的哲理与理想的追求。
孟郊的《登华岩寺楼望终南山赠林校书兄弟》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首先,诗中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周围的景色,感受到自然的力量与美丽。其次,诗中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的反思与超脱。在高耸的楼宇与高山之下,俗世的烦恼显得微不足道,诗人希望能够超越尘世,追寻更高的精神境界。青莲三居士的提及,暗示着诗人对志同道合之人的向往与欣赏,表明他对友谊及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在意象上极具层次感,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邃,既有对自然的崇敬,也有对生命的思索,形成了一种和谐而富有哲理的艺术效果。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敬,对世俗的超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通过对高山和友谊的描绘,诗人展现出一种理想化的追寻,反映了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青莲三居士”象征着什么?
A. 朋友
B. 仙人
C. 魅力
D. 隐士
“势吞万象高”意思是:
A. 形势高大
B. 气势汹汹
C. 吞噬万物
D. 二者皆是
诗中提到的“俗虑”是指什么?
A. 世俗的烦恼
B. 生活的琐事
C. 自然的美景
D. 个人的理想
王维的《终南山》同样描绘了高山的景象,但更强调了诗人的隐逸情怀,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相比之下,孟郊的作品则更关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