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2:5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2:54:18
太府坚辞掾,平阳顷著功。
清贫名教乐,静退昔贤风。
俛首稠人里,甘心正论中。
胡然成鬼录,骨相本三公。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清贫生活的自得与对名利的淡泊。作者辞去了太府的官职,尽管在平阳有过卓越的功绩,却选择了清贫的生活,乐于其中。他低头在人群中,甘心接受正论的批评,似乎对世俗的评价毫不在意。最后,他感慨道,自己虽然成了“鬼录”中的一员,但本性高贵,曾是三公之相。
张元干,字子明,号维庵,宋代诗人,生于平阳,擅长诗词,尤其在描写人情世故和抒发个人情感方面颇具造诣。其作品多以清新自然著称,反映出作者的个性与情怀。
诗作创作于宋代,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交织的时期。张元干辞职归隐,写此诗表达对官场的厌倦和对清贫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士人对名利的深思与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这首《挽梦锡机宜寺簿》展示了张元干对清贫生活的热爱和对名利的淡泊,体现了士人对于个人理想的坚持。开篇即以“太府坚辞掾”来表明作者不屑于官职,随后提到“平阳顷著功”,显示出作者曾有过的辉煌成就,但这些成就并未让他留恋于官场的繁华。
“清贫名教乐,静退昔贤风”中,作者强调了清贫生活的快乐和对古代贤人的敬仰,表现出一种高洁的品格追求。接着在“俛首稠人里,甘心正论中”中,作者表现出谦卑的态度,乐于接受他人的批评,显示出开放的心态和对真理的追求。
最后一句“胡然成鬼录,骨相本三公”则带有一种自嘲的意味,尽管自己被世人遗忘,成为历史的“鬼录”中的一员,但他依然坚信内心的高贵与价值。整体来看,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深意,展现了作者的独立精神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以清贫自得、名利淡泊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与对世俗的批判,展示了士人对自身价值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张元干在诗中选择辞去的职位是哪个?
A. 太府
B. 三公
C. 掾
诗中提到的“昔贤”指的是?
A. 古代的贤人
B. 当代的名人
C. 家族先辈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清贫的享受
C.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