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4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48:41
《鹊踏枝 其一》
作者: 赵熙 〔清代〕
叶叶雨声清罩水。
只欠荷花,解孕专房子。
种在王孙山下地。
一锄秋养文君腻。
分半栗园收锦里。
玉糁香羹,新法传诗味。
添得夜堂多少事。
老僧拨火寒岩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细腻的雨中情景,雨声清脆地洒落在水面,仿佛在说,唯独缺少了荷花的绽放,给人一种期待。种在王孙山下的荷花,经过秋天的滋养,已经开始显露出丰腴的气息。诗人提到一个栗园,似乎在收获着丰盛的果实,象征着生活的富足。接着,诗中提到的“玉糁香羹”暗示着美食与文化的交融,诗歌的韵味在此得以传承。最后,老僧在寒冷的山寺中拨动着火焰,增添了几分孤寂与思考的意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王孙”可能指代王孙山,寓意隐逸与超然,反映诗人的追求与情怀。
作者介绍:
赵熙,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诗风和对自然的敏感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在清代,文人们普遍追求隐逸生活,而赵熙的这首诗恰好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索。
《鹊踏枝 其一》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诗,展现了诗人在雨中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开头以“叶叶雨声清罩水”,生动描绘了细雨落在水面上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诗人提到“只欠荷花,解孕专房子”,令人期待荷花的绽放,象征着人生的希望与美好。
诗中“种在王孙山下地”具有隐逸的意味,暗示诗人渴望远离尘世的喧嚣,寻求内心的宁静。而“一锄秋养文君腻”则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珍视与热爱,秋天的滋养让人生充满了丰盈的期待。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分半栗园收锦里”展示了生活的富足与丰盈,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玉糁香羹,新法传诗味”则表明诗人与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反映出他对生活与艺术的深刻理解。最后,老僧拨火的画面更是增添了几分禅意,象征着对生活的沉思与安宁。
整首诗在情感上由细腻的自然描写逐渐过渡到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蕴含着深厚的哲理,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生活的美好与对传统文化的珍视,蕴含着深厚的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王孙”指的是哪座山?
A. 泰山
B. 王孙山
C. 黄山
诗中“玉糁香羹”象征着什么?
A. 美好的生活
B. 诗人的孤独
C. 传统文化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战争的思考
B. 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C. 对政治的批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中问答》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但赵熙的诗更注重细腻的生活描写,而王维则多了几分哲理与思索。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