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49: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49:44
曹侯辍耕,学于上国。
进士起家,为吏有绩。
虽窭人子,孔武且硕。
我惠我威,养我好子。
我勤我暇,不借吏史。
虎暴人境,肆作机穽。
侯曰彻之,病在乎政。
惟此戾虫,乃与政通。
风林岑蔚,征夫不逢。
我作颂声,与民歌之。
不诬方将,俾勿磨之。
曹侯停止耕作,向上国学习。
他从进士开始,任职为官并表现出色。
虽然出身贫寒,但他体格健壮。
我以恩惠和威严来养育我的儿子。
我勤劳并且闲暇,不依赖于官吏的记录。
在虎狼横行的地方,设下了陷阱。
侯说要彻底解决,问题出在政事上。
唯有这害虫,与政事相通。
风林苍翠,征人却无处可遇。
我作颂歌,与百姓一同歌唱。
不诬陷良将,让他们不要被磨灭。
《曹侯善政颂》是一首反映曹侯治政理念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曹侯为人处世和治政方式的赞颂,展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诗的开头,曹侯辍耕学习,显示出他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治国理政的重视。接着提到他从进士起家,显示出他的学识和能力。虽然身世贫寒,但不妨碍他成为一位有作为的官员,这种对个人努力的强调,反映了黄庭坚提倡的士人精神。
诗中提到“我惠我威”,展示了他在施政中兼具仁爱与严厉的双重手段,这种治理理念在古代社会中尤为重要。在后文中,提到“虎暴人境,肆作机穽”,则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安与动荡,曹侯作为一名官员,意识到政事的重要性。最后的“我作颂声,与民歌之”,则强调了与百姓共鸣的理念,反映了诗人对良好政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倡导良好的治国理念,强调官员的品德与能力对社会的影响,以及与民众之间的和谐关系。
诗词测试
曹侯辍耕是为了什么?
A. 学习
B. 休息
C. 旅行
D. 耕种
诗中提到的“惠威”是指什么?
A. 施恩与威严
B. 富贵与贫贱
C. 学识与能力
D. 勤劳与懒惰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
A. 对未来的担忧
B. 与民众的共鸣
C. 对政事的无奈
D. 对自身的骄傲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