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中书遇雨

《中书遇雨》

时间: 2025-05-02 11:06:39

诗句

济旱惟宸虑,为霖即上台。

云衔七曜起,雨拂九门来。

纶阁飞丝度,龙渠激霤回。

色翻池上藻,香裛鼎前杯。

湘燕皆舒翼,沙鳞岂曝腮。

尺波应万假,虞海载沿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06:39

原文展示:

中书遇雨
作者: 钱起 〔唐代〕

济旱惟宸虑,为霖即上台。
云衔七曜起,雨拂九门来。
纶阁飞丝度,龙渠激霤回。
色翻池上藻,香裛鼎前杯。
湘燕皆舒翼,沙鳞岂曝腮。
尺波应万假,虞海载沿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因渴望雨水而升起的场景。上天的关怀可以治愈干旱,及时的降雨如同被召唤上台。云彩载着星辰升起,雨水轻轻拂过城门。宫殿的丝带随风飘荡,龙渠的水流波动回旋。水面上的水草颜色翻转,香气在鼎前的酒杯中弥漫。湘江的燕子纷纷展翅,沙滩上的鱼类又怎能暴露在阳光下?细细的波纹应和着万种变幻,虞海的水流载着回旋的涟漪。

注释:

  • 宸虑: 指皇帝的忧虑或关心,借指天意。
  • 上台: 指雨水如同被召唤上场。
  • 七曜: 指日、月、金、木、水、火、土七个天体。
  • 九门: 指长安城的九个城门。
  • 纶阁: 指宫殿的楼阁,通常用丝带装饰。
  • 龙渠: 指流动的水道,龙的象征。
  • 虞海: 指传说中的海,常被用来表达宽广和深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起(约710年-约780年),字仲明,号青丘,唐代诗人,出身于浙东,后居长安。其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农耕社会,天旱时常影响民生,诗人通过描写及时的雨水,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希望,同时反映出社会对雨水的渴望。

诗歌鉴赏:

《中书遇雨》是一首描写天降甘霖的诗,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间生灵的关怀。开篇的“济旱惟宸虑”直接指向了天子的关怀,表达了对农田干旱的忧虑。而“云衔七曜起,雨拂九门来”则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现了雨水的到来,诗人用云彩与星辰的结合,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也暗示了雨水的珍贵与急需。接下来,诗人通过“纶阁飞丝度,龙渠激霤回”描绘了雨后宫殿的生动景象,水道的涌动与丝带的飘扬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

在后半部分,诗人借助“色翻池上藻,香裛鼎前杯”描绘了雨后大自然的美丽与丰盈,水草的色彩与酒杯的香气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和谐的画面。最后几句“尺波应万假,虞海载沿洄”则以细腻的波纹与深邃的海洋象征了生命的复杂与多样,表达出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济旱惟宸虑": 只有天子的忧虑才能拯救干旱的土地。
  2. "为霖即上台": 及时的降雨如同被召唤一般降临。
  3. "云衔七曜起": 云朵承载着星辰升起,象征着自然的力量。
  4. "雨拂九门来": 雨水轻轻拂过长安城的九个门。
  5. "纶阁飞丝度": 宫殿的丝带在风中飘扬,生动形象。
  6. "龙渠激霤回": 水道的水流激荡回旋,展现出动态的美感。
  7. "色翻池上藻": 水面上的水草因雨水而翻转,色彩斑斓。
  8. "香裛鼎前杯": 酒杯前的香气在雨中愈加浓郁。
  9. "湘燕皆舒翼": 湘江的燕子纷纷展翅飞翔,象征自由。
  10. "沙鳞岂曝腮": 沙滩上的鱼类怎能在阳光下暴露。
  11. "尺波应万假": 细小的波纹应和着万种变幻。
  12. "虞海载沿洄": 虞海的水流载着回旋的涟漪,象征着生命的流动。

修辞手法:

  • 比喻: “云衔七曜起”将云与星辰相结合,生动形象。
  • 拟人: “雨拂九门来”赋予雨水以人性化的动作。
  • 对仗: 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形成和谐的音韵。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写雨水的降临,展现了自然的神秘与美丽,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与对自然的敬畏,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象征着生命的源泉,寄托着人们对丰收的期望。
  • : 代表着自然的变化与不可预测性。
  • 燕子: 象征着自由与生机,反映出生命的活力。
  • 水草: 象征着自然的丰富与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宸虑”指的是谁的忧虑?

    • A. 皇帝
    • B. 百姓
    • C. 诗人
    • D. 天神
  2. “龙渠”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幸福
    • B. 生命力
    • C. 干旱
    • D. 战争
  3. 诗中哪一句描绘了雨水轻拂城门的景象?

    • A. 云衔七曜起
    • B. 雨拂九门来
    • C. 色翻池上藻
    • D. 湘燕皆舒翼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对比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均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情感。王维的诗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美丽,而钱起的《中书遇雨》则通过雨水的降临,描绘了生机与希望,两者在意象上各具特色但都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歌赏析》

相关查询

次韵子瞻对月见忆并简崔度 题李公麟山庄图 高邮赠别杜介供奉 伐双谷 扬州五咏 蜀井〈在大明寺。〉 子瞻寄示岐阳十五碑 王子立与迟等游陈家园桥败几不成行晚自酒务 佛池口遇风雨 和子瞻自净土步至功臣寺 次韵子瞻相送使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饱开头的成语 旧部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分水线 发蒙启滞 忙活 非字旁的字 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谷字旁的字 珠结尾的成语 巳字旁的字 洁浊扬清 使智使勇,使贪使愚 斩开头的成语 正大光明 牛字旁的字 大福不再 厄字旁的字 鱼龙曼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