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读书呈几复二首 其一

《读书呈几复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1 15:15:39

诗句

身入群经作蠹鱼,断编残简伴闲居。

不随当世师章句,颇识扬雄善读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15:39

原文展示:

身入群经作蠹鱼,
断编残简伴闲居。
不随当世师章句,
颇识扬雄善读书。

白话文翻译:

我身处于众多经典书籍中,宛如书虫一般啃噬着它们,
只是在这断断续续的古籍中伴随我度过清闲的生活。
我不随波逐流地跟随当世的老师学那些章句,
却深知扬雄的智慧,擅长读书的道理。

注释:

  • 蠹鱼:指一种以书籍为食的虫子,这里比喻作者对书籍的沉迷。
  • 断编残简:指残缺不全的书籍,反映出作者虽然阅读的是不完整的经典,但仍能从中汲取智慧。
  • 当世师章句:指当代的老师和流行的学问,强调作者不愿随波逐流。
  • 扬雄:西汉著名的文学家,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见解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其诗风清新俊逸,行文洒脱,深受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黄庭坚晚年,反映了他对书籍的热爱和对当世浮华的鄙弃。诗中表现出一种独立思考的态度,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诗歌鉴赏:

黄庭坚在《读书呈几复二首 其一》中以生动的形象与独特的视角,表现出他对读书的热情和对浮华世风的反思。诗的开头以“身入群经作蠹鱼”形象地描绘出他对书籍的痴迷,如同书虫般在经书中游荡,表明他对知识的渴求与追求。接下来的“断编残简伴闲居”,则传达出一种清幽的生活态度,尽管所读之书不全,但依旧在闲适的环境中沉浸于书海之中。

“不随当世师章句”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流行学问的拒绝,强调了他对个人思考和独立见解的重视。而最后一句“颇识扬雄善读书”则显示出他对古代学者的崇敬,表明他不仅仅是对书本知识的追求,更是在探求更深层次的智慧。这首诗虽短,却蕴含着深刻的学术情怀和独立的精神追求,展示了黄庭坚作为一位诗人和学者的深厚底蕴。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身入群经作蠹鱼:我置身于众多经典之中,像书虫一样不断咀嚼。
    2. 断编残简伴闲居:即使是残缺的书籍,也伴我度过悠闲的时光。
    3. 不随当世师章句:我不愿追随当世的学者和流行的句子。
    4. 颇识扬雄善读书:然而我却对扬雄的读书之道非常了解。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比作“蠹鱼”,形象地表达出对书籍的沉迷。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读书的热爱、对当世浮华的反思以及对古代学者的敬仰,体现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书虫:象征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
  • 残简:反映出古籍的珍贵与不易,强调即使是残缺的书籍也能带来智慧。
  • 闲居:象征一种宁静的生活态度,强调读书的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蠹鱼”指的是什么?

    • A. 鱼类
    • B. 书虫
    • C. 昆虫
  2. 黄庭坚对于当世的态度是?

    • A. 追随
    • B. 反对
    • C. 无所谓
  3. “颇识扬雄”中的“扬雄”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汉代文学家
    • B. 诗人
    • C. 哲学家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黄州快哉亭》:反映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 陶渊明《饮酒》:表现隐逸生活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比较黄庭坚与苏轼的诗风,黄庭坚更注重内心的独立思考,而苏轼则多表现对外界的热情与包容,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取向和个性特征。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文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苏幕遮 泾皋菊 苏幕遮 苏幕遮 其一 寒食 苏幕遮 小云栖道中 苏幕遮 苏幕遮 苏幕遮•索香 苏幕遮·绿秧平 苏幕遮 卖花声 苏幕遮 闰七月转热,闲居即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恶头儿 包含赐的成语 言字旁的字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面字旁的字 夜光璧 揆情度理 閠字旁的字 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秋半 亅字旁的字 残兵败将 工字旁的字 一力担当 镂冰雕琼 汝南月旦 赏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