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4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41:59
游兰溪 / 游沙湖
苏轼 〔宋代〕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
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
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
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
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
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
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
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
溪水西流。余作歌云: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是日剧饮而归。
黄州东南三十里是沙湖,亦称螺师店。我在这里买了田,因去田里耕作而生了病。听说麻桥那边的庞安常医术高明,虽然他是个聋子,但聪明才智超人。我去找他治病。虽然安常听不见,但他用纸画字,不用口说话,常常能深刻了解别人的心意。我跟他开玩笑说:“我用手作口,你用眼作耳,都是同一时代的异人。”我病好了,就和他一起去游清泉寺。寺庙在蕲水城门外大约两里处。那里有王羲之洗笔的泉水,水特别甘甜,泉水流向兰溪,溪水向西流。我作了一首歌:
山下的兰芽刚刚浸在溪水里,松树间的沙路干净没有泥。
细雨萧萧中,子规啼叫。
谁说人生不能再年轻?你看那流水还可以向西流,
别再拿白发来唱黄鸡的歌了。
那天我喝得很尽兴而归。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画家,文学成就卓著,尤其以诗词闻名。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情感真挚,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游兰溪》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此时他经历了政治的波折,身处逆境,但他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通过游山玩水、吟唱诗歌来宣泄心中的情感。这首诗展现了他在困境中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游兰溪》是一首由苏轼在黄州游玩的经历而作的诗,展现了诗人即使在逆境中仍能保持的豁达态度。全诗通过游历描绘了优雅的自然风光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诗的开头通过描绘沙湖的地理位置,引出诗人因病求医的经历,展现出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庞安常虽聋,却能以特别的方式与人沟通,体现了超越常规的智慧和情感的交流。接着,诗人描绘了清泉寺的美丽景象,水的甘甜与溪水的流动,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悠然自得。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描绘出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诗人在此环境中体会生命的乐趣与短暂。子规啼叫的意象带有淡淡的哀愁,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世事的变迁。然而,诗人反问“谁道人生无再少”,传达出一种对生命重新开始的渴望,激励人们勇于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最后,诗人以“休将白发唱黄鸡”总结,强调要乐观面对衰老,以积极的态度享受人生的每一刻。
全诗通过游玩自然、求医、吟唱等活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对自然的热爱与乐观的生活态度。诗歌的主题在于珍惜当下,积极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游兰溪》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神医庞安常的特征是什么?
诗中“休将白发唱黄鸡”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