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1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15:33
拜薛畏斋先生祠
睹此荒郊象,先生亦怆然。
当年乾净地,此日奈何天。
勋业垂江上,沧桑又变迁。
谁为后死者,泪洒墓门烟。
看到这荒凉的乡野,先生也不禁感到悲伤。
当年这里曾是干净的地方,如今却是怎样的景象呢?
他的功业在江水上留名,如今却经历了沧桑变迁。
谁为后来的亡者,泪水洒落在墓门烟雾中。
此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诗人通过对荒郊的描绘,反映出时间流逝带来的悲凉。第一句“睹此荒郊象,先生亦怆然”,直接指出了景象与情感的结合,设定了全诗的基调。接下来的“当年乾净地,此日奈何天”,则展示了对比,过去的光辉与现在的凄凉形成鲜明对照,令人唏嘘不已。诗中的“勋业垂江上”提到人物的成就,揭示了历史的流转与个人的命运。最后“泪洒墓门烟”体现了对亡者的哀悼,字句之间流露出浓厚的情感,深切地表达了对历史的思索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变化和历史人物的追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体现出一种深远的历史观和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怆然”意为:
A. 愤怒
B. 悲伤
C. 喜悦
“当年乾净地”中“乾净”的意思是:
A. 清洁
B. 空旷
C. 明亮
诗中提到的“勋业”指的是:
A. 个人的成就
B. 家庭的荣华
C. 社会的变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春望》进行比较,两者都表现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时局的忧虑,但陶育的作品更倾向于对个人记忆的追忆,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