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7:0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7:09:34
柱史荒坛仅有名,
可能香火似承平。
却愁旧制难遥领,
直要先生出按行。
这座荒废的祠堂只有名声,
可能香火依然像往日的平安。
但我却忧愁旧时的制度难以恢复,
唯有期待您亲自前来巡视。
“明道祠”是祭祀孔子的地方,代表着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尊重。诗中的“先生”指的是孔子,寓意着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和对古代制度的渴望。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季真,号天池,宋代诗人,擅长诗文,作品中常蕴含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历史的感慨。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国家动荡,社会动乱,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崇敬与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旧制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渴望。
这首诗以“荒坛”开篇,勾勒出一幅冷清的祭祀场景,诗人在这里不仅表达了对明道祠的哀伤,也传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切怀念。通过“香火似承平”的意象,诗人希冀即使在荒凉中,也能感受到曾经的安宁与繁荣,这不仅是对昔日的追忆,更是对未来的期盼。
诗中的“旧制”一词,透露出诗人对古代制度的向往和对当下社会现状的无奈。诗人意识到,仅靠陈旧的名声和记载无法恢复昔日的荣光,唯有“先生出按行”,即期待孔子的智慧与教导,来引领社会的复兴。这种渴望不仅是对个人精神的寄托,也是对社会伦理的呼唤,体现了诗人在动荡时代对儒家价值观的坚定信仰。
整首诗在结构上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整首诗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怀念,同时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忧虑与对未来的期盼,反映了诗人深厚的文化情怀。
诗中提到的“明道祠”是用来祭祀谁的?
“香火似承平”中的“承平”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旧制”的态度是?
可以将刘克庄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两者均表达了对国家与社会现状的忧虑,但刘克庄更强调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与复兴,而杜甫则更关注现实的苦难与个人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