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8:15
愚哲皆根性,
巫医各有传。
参禅才一宿,
学幻费三年。
这首诗的意思是:愚笨的哲学家都只是依赖本性,巫师和医生各自都有他们的传承和学问。参禅只需一晚的体验,而学习幻术却要花费三年的时间。
“参禅”是佛教中的一种修行方式,强调通过静坐、冥想等方式领悟佛理。古代的巫医则代表了传统文化中的两种实践:巫术和医学,都有各自的传承和知识体系。诗中提到的“一宿”与“三年”,反映了不同学习方式的效率与深度。
刘克庄(1187-1269),字景庄,号天屏,南宋末期著名诗人,擅长诗词、书法,风格清新脱俗。他的作品多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与哲理思考,受到了当时社会动乱的影响。
在宋代,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常常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个人修养进行反思。刘克庄的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表达了对不同领域知识学习的感悟。
刘克庄的《杂记五言十首》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探讨了对智慧与学习的不同理解。诗的前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愚笨哲学家与巫医、医生之间的差异,揭示了人们在认识世界时的局限性。后两句则使用“参禅”和“学幻”作为学习的比喻,强调了直观体验与长时间学习之间的差异。此诗不仅反映了对知识的思考,也引导读者关注内心的修行与体验。刘克庄以其独特的视角,捕捉到了人类智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整首诗传达了对学习的深入思考,强调了内心体验的重要性及传统知识的多样性,提醒人们在追求知识时应关注内心的修行与体验。
“愚哲”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参禅与学幻的对比表达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巫医各有何?
比较刘克庄的《杂记五言十首》与陆游的《秋夜将晓》,两者都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但刘克庄更注重内心的修行,而陆游则强调在自然与人生中的哲理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