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3:07
彼美邢侯者,逢人满口夸。
有恩沾小户,无势挠公家。
拔尽民间薤,栽添境内花。
吾诗采清论,一字不曾加。
这位美好的邢侯,见人就满口夸赞。他对小百姓有恩惠,却没有权势来干扰公家。拔除民间的野葱,却在自己家中栽种花卉。我写的诗歌追求清新正直,字句中没有添加任何修饰。
诗中未涉及具体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邢侯的描写,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权势与恩惠的复杂关系。
刘克庄,字景文,号白沙,宋代诗人、词人、书法家。他的诗风以清新、直白著称,常常抒发对社会的关切与对人情的细腻观察。
该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邢侯的描绘,反映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思考,表达对公私关系的关注。
《送邢仙游》通过对邢侯这一人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邢侯在诗中被描绘为一个满口夸赞的人,他对小民有恩,却没有权势来影响公共事务,反映出一种理想化的人物形象。诗的前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示了邢侯的仁德与社会的冷漠。后两句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自身创作的坚持,强调诗歌追求的清新正直。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藏着深刻的社会观察,同时也表露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读来令人深思。
彼美邢侯者,逢人满口夸。
这句指出邢侯为人和善,常常赞美他人,表现出一种亲和力。
有恩沾小户,无势挠公家。
这句反映了邢侯的仁爱之心,对小民施以恩惠,但因缺乏权势,不能影响社会的公共事务。
拔尽民间薤,栽添境内花。
比喻邢侯在民间除去不好的事物,而在个人生活中追求美好,暗示对私利的追求。
吾诗采清论,一字不曾加。
诗人强调自己的诗歌追求真实清新,没有夸张修饰,表明对真实感受的坚持。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对现实社会的反思,展现出诗人对清新正直的创作态度,以及对社会风气的关切。
邢侯对小户的态度是:
A. 冷漠
B. 仁爱
C. 轻视
D. 忽视
诗中“拔尽民间薤”意指:
A. 除去坏事
B. 种植花卉
C. 赞美他人
D. 干扰公家
《春望》与《送邢仙游》均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但前者更多地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后者则是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两者在主题上虽有不同,但都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