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4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42:09
繁华过眼若为情,
独倚雕栏数落英。
朱户月来虚弄影,
玉阶星陨不闻声。
惊鸿雒浦游魂远,
飞燕朝阳舞态轻。
几日啼将春色换,
教人错恨树头莺。
繁华似梦,转瞬即逝,仿佛只是为了情感的寄托。我独自倚靠在雕刻精美的栏杆上,数着飘落的花瓣。月光透过朱红的门,虚幻地映照在地上;玉石阶梯上星星陨落,连声音都听不见。惊鸿在洛浦的游魂已经远去,飞燕在朝阳中轻盈地舞动。几天之后,我的啼声将春色换成别样的情愫,让人错恨那树头的黄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申时行(1514年-1572年),字懋循,号东海,晚号南溪,明代诗人、书法家,曾任官职,擅长诗文,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及人生感悟,富有哲理和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申时行对春天的感慨及对过往繁华的怀念。在明代社会变迁和个人情感交织的背景下,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落花八首 其四》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意境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开头两句“繁华过眼若为情,独倚雕栏数落英”,便以“繁华”引出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表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诗人独自倚靠在雕刻精美的栏杆上,数着飘落的花瓣,似乎在沉浸于对春天的思索与感伤。
后四句则通过月光、星辰与飞燕等意象,进一步营造出春夜的宁静与美丽。朱户的月光和玉阶的星辰,形成了一个梦幻的场景,然而“星陨不闻声”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无情。
最后两句“几日啼将春色换,教人错恨树头莺”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表达了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惋惜以及对黄莺鸣唱的矛盾情感。整体而言,诗歌以细腻的意象与情感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短暂,令人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流逝岁月的无奈,深刻揭示了人生的短暂与对美好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朱户”指代什么?
诗人倚靠在哪里?
“惊鸿”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申时行的《落花八首 其四》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现了对春天的感怀,但杜甫更侧重于国事与个人生活的忧虑,而申时行则更多地专注于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关系,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