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0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01:04
赠卢夫人
佳人惜颜色,恐逐芳菲歇。
日暮出画堂,下阶拜新月。
拜月如有词,傍人那得知。
归来投玉枕,始觉泪痕垂。
这位美人十分珍惜自己的容颜,生怕它会随着花期的结束而消逝。傍晚时分,她走出画堂,走下台阶去拜拜新月。如果拜月时有心里话,谁又能听见呢?等她回到床上,靠在玉枕上,才发现泪水已经留下了痕迹。
常浩,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表现出对美的感悟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社会繁荣,文人雅士聚集,常以月亮、花草等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
《赠卢夫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对美人惜时如金、对美好事物的珍视。诗中“佳人惜颜色,恐逐芳菲歇”一句,传达出美人对自己容颜的忧虑,折射出人们在时光流逝中对美的无奈与感叹。接下来的“日暮出画堂,下阶拜新月”,则描绘出了一幅悠然的场景,既有对月亮的崇敬,也暗含了对未来的期待。
然而,随着诗的推进,情感逐渐变得沉重,特别是“归来投玉枕,始觉泪痕垂”,展现了美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失落。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优美的意象之间游走,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无奈。这种情感的深邃与细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艺术魅力。
整首诗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流逝的哀伤,反映出人生无常的哲理和对美的渴望。
诗中“佳人惜颜色”的意思是什么?
“日暮出画堂”中的“画堂”指的是什么?
诗中“泪痕垂”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王维在《月夜忆舍弟》中同样以月亮为主题,但更多探讨的是思乡情绪,而常浩的《赠卢夫人》则在美人与自然之间找到了更为细腻的情感联系。